想象中的栗峰山庄 , 应该具有深宅大院的雄风与雅韵 , 可我们看到的多是散落在山坡上和水塘边的破房子 。 除了“牌坊头”看上去还像个样子 , 史语所落脚的其他地方的破败程度 , 着实超乎想象 。
好在我们是先从牌坊头看起的 。 一走进这座保存完好的院子 , 便看到翠竹下立着一块红字石碑 , 名为《留别李庄栗峰碑铭》 。 碑额上是董作宾先生用甲骨文题写的4个字“山高水长” 。 宋人范仲淹撰《严先生祠堂记》 , 最后作歌曰:“云山苍苍 , 江水泱泱 , 先生之风 , 山高水长!”如今史语所用“山高水长”来感念6年来板栗坳乡亲的收留与支持 , 意切而情深 。
据说在抗战胜利后史语所撤离前的几个月 , 同仁们就开始商量立碑的事情了 。 最后碑文由陈盘撰文、劳干书写 , 记载了史语所“因国难播越 , 由首都而长沙、而桂林、而昆明 , 辗转入川” , 在此“适兹乐土” , “不废研学” 。 待到“国土重光”之际 , 学者们即将离开此地 , “我曰东归 , 我情依迟 。 英辞未拟 , 惜此离思” , 因此立下此碑 , “不为镌传以宣昭雅谊 , 则后贤其何述?”
现在 , 75年过去 , 这些学者大都已经作古 , 那份“山高水长”的“雅谊” , 若不是我们这些“后不贤”亲到此处 , 几乎全然不知 , 或知而无感 。 但站立碑前 , 却觉得飒飒清风 , 穿竹林而来 , 沐浴身心 , 感佩万端 。 人之品性、人之情感 , 幸被这方石碑留在天地之间 。
展室里到处都是甲骨文
和董作宾先生的甲骨文书法
史语所的子弟学校曾设在牌坊头里 , 现在这里没有了朗朗书声 , 却有一个非常好的展览 , 使得我们能够一窥学者们在此的工作与生活 。 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董作宾和他领导的甲骨文研究室 。 2014年 , 我去台湾自由行 , 曾在离胡适墓不太远的地方发现了董作宾墓 , 他们都葬在了今日中研院高山之阳 。 董作宾和夫人的合葬墓很大 , 有传统的圆形坟冢 , 前面两座小石碑 , 一座上面是董先生的青铜雕像 , 一座则是其生前书写的甲骨文书法“依礼义为安宅 , 弃名利如土苴” 。 但那时我对董作宾及其甲骨文研究仅有一些模糊的印象 。 此次参观史语所旧址 , 让这个模糊的印象一下子鲜明丰满起来 , 好像是心理上的一次完形 。
无法不印象深刻 , 因为展室里到处都是甲骨文和董先生的甲骨文书法 。 1928年至1934年 , 董作宾曾8次主持或参加殷墟的发掘 , 抗战之前已经发表了很多重要的甲骨文研究成果 。 1940年 , 董作宾与18000余片甲骨文一起“逃难”到了板栗坳 。 在这里 , 他和助手完成了“凿破鸿蒙”的《殷历谱》——使用以教皇历法为依据的斯卡利格计算日程表 , 借甲骨卜辞中有关天文历法的记录 , 破解了殷商的年代问题 。 主张学术研究要“大胆地假设 , 小心地求证”的胡适 , 认为《殷历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 表示“佩服佩服”;陈寅恪则认为 , “抗战八年 , 学术著作当以《殷历谱》为第一部 , 决无疑义也”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板栗|一滴酒里的圣诞
- 教育|阳明山、桐子坳两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擎起双牌红色文化传播大旗
- 乡村|隆回羊古坳镇:扮靓乡村“颜值”绘出幸福“画卷”
- 金色|漫天飞舞的金黄的桐子坳(原创)
- 景区|双牌阳明山、桐子坳景区秋景、美食、歌舞盛宴 迎接八方游客
- 双牌县|双牌阳明山、桐子坳景区秋景、美食、歌舞盛宴 迎接八方游客
- 乡村|武冈市文坪镇黄泥坳村“幸福美丽村庄”现雏形
- 深山闺秀|北京一深山闺秀,山清水秀板栗飘香,人少景美适合遛娃
- 迁西|河北迁西国家板栗公园归巢部落栗精灵创意乐园,以巢为居以栗为食
- 中秋|游神峰美景,品阳山美食,中秋国庆到清远阳山抓鸡吃鸡剥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