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峰|板栗坳中的脚印和声音

栗峰|板栗坳中的脚印和声音
文章图片

▲史语所图书馆旧址外景
栗峰|板栗坳中的脚印和声音
文章图片

▲史语所离开之前立的 “留别李庄栗峰碑铭”
【栗峰|板栗坳中的脚印和声音】栗峰|板栗坳中的脚印和声音
文章图片

▲今日李庄码头
◎陆晓娅
这几年 , 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日渐热闹起来 , 人们到那儿看抗战时期的同济大学旧址、国立中央博物院旧址 , 看被特意标上“梁林故居”的中国营造社旧址 , 再吃上一盘薄得透明的李庄白肉 , 喝上两盅李庄白酒 。
我们在长江边的民宿住了两晚 , 自然也看了李庄的旧址、故居 , 吃了白肉 , 但是在告别李庄前 , 我们还要去一个地方 , 就是距李庄约5公里的板栗坳 , 那里是抗战时期史语所的落脚之地 。
“史语所” , 全称“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
史语所用“山高水长”
来感念板栗坳乡亲的收留与支持
1928年 , 中央研究院成立 , 蔡元培出任院长 。 在傅斯年的建议下 , 中研院决定设置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 。 他邀集了一批著名学人加入史语所 , 如陈寅恪、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李济、董作宾等 。 当时 , 他们都在三十郎当的年纪 , 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 , 期待着能“运用新材料 , 发现新问题 , 采取新方法”(傅斯年语) , 开辟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的一方新天地 , “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 。
抗战爆发后 , 学者们也没有了做学问的安静书桌 。 在日军的轰炸中 , 史语所不得不一次次搬迁 , 辗转于长沙、昆明等地 , 最终跟着同济大学来到李庄 。
李庄的祠堂和庙宇 , 一时间都被同济大学占满了 。 这个原来只有三千人的小镇 , 现在挤进了一万多外来人员 。 好在离李庄几公里的板栗坳 , 有一座李庄望族张家建的大宅 , 名曰“栗峰山庄” 。 这座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宅子 , 由7处自成一体、又彼此相通的四合院组成 , 整个山庄共计108道门 , 据说是暗合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之数 。 梁思成将其收入《中国建筑史》一书中 , 并盛赞其为“川南民居的精品经典之作” 。 史语所在这里落脚 , 倒是远离了轰炸也远离了红尘 , 因为从李庄到板栗坳 , 要穿过田埂和树林 , 爬500多级台阶呢 。
我们已经体会不到当年学者们在石阶上往来的辛苦了 , 开着汽车一溜烟就到了板栗坳 。 不过也许今天的板栗坳比抗战时期还要“远离红尘”:停车场上没有别的车 , 也没看到别的游人 , 绿竹阴里的石板路上一片静悄悄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