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胡成:古道上被湮没的西北往事,因文字让瞬间成为永恒

山不陂 , 河不湮 , 古道过往 , 行人依旧 。
西北 , 孕育着黄河文明的深厚土壤 , 千百年来 , 无数旅人行走过的足迹 , 每一步都留下了一段沉默的过往 , 岁月侵蚀 , 风沙湮没 , 一代代人的凋零代谢 , 记忆也随之遗忘 。 散落在古道乡间的历史 , 也逐渐成了乏人问津的陈迹 。
与专业历史学者不同 , 胡成是一位自由撰稿人 , 也是一位摄影师 , 他并未受过专业历史学科的训练 , 却凭借着好奇与执着 , 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古道上千年的历史 。 久远的汉唐 , 辉煌而灿烂 , 固然是西北大地的骄傲 , 但他却将目光看向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晚近时代 。 两百年时光漫长而静默 , 掩盖了昔日的繁华与战乱 。 消逝的时空犹如黄土陇上墟烟落日 , 但胡成却在《陇关道》与正在写作的《萧关道》中 , 寻访碑碣旧志 , 钩沉前尘过往 , 发现一个个寻常人物琐细记忆中的屑金碎玉 , 将现实与历史 , 尽付笔墨之间 。
故人、故事、古道、岁月正长 。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10月29日专题《山海故人》的B07 。
我在中国访古迹 , 跨山越海只为看到你最古老的样子
谢湜:在浙江海岛寻找日常与非常
罗新:如果年轻时接触了旅行文学 , 我的人生或许会改变
王笛:在成都古城发现平民历史的连续性
采写 | 新京报采访人员 李夏恩
01
人的口述与回忆 ,
是考史之旅的重要目标
《陇关道》 , 胡成 著 , 商务印书馆 , 2020年8月 。 (点击书封可购买)
新京报:比起一般的旅行 , 考史之旅行前肯定要做更多准备 , 特别是你涉足的西北古道 , 更是历史积蕴深厚之处 。 所谓“关中土厚 , 陇下千载” , 古迹遗存之丰富 , 自不待言 。 为了应对旅行中必然会遭逢的那些深厚的历史 , 你事先做了哪些准备?像你的《陇关道》 , 还有正在写作的《萧关道》 , 是否在行前就已事先设定了一些旅行目标 , 以便可以直接进入考史之旅的主题?
胡成:不管是《陇关道》还是我现在正在写的《萧关道》 , 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写作对象寻找合适的素材 。 我写的是晚近西北 , 着重于清代晚期以后的社会史和交通史 。 我一方面关注晚近历史留下的碑刻 , 这是有文字记载的东西 , 另一方面我关注古驿道 , 包括民国时期修建的西兰公路 。 通过道路 , 我可以把要写的主题串联起来 , 这虽然不是我主要着笔的内容 , 但它是一个线索 。 我之所以会写静宁、会宁、定西这些县城 , 是因为它们就在古驿道或者西兰公路上 , 这是我的写作主题 。 所以 , 我也在搜集关于西兰公路和古驿道方面的资料 。
另外 , 我的兴趣一直在于记述人物 。 我在尽力寻找一些可以代表这个地方、这个时代的人的故事 。 比如 , 之前我在六盘山 , 那里有古代的一些很重要的“宿站” , 即住宿的驿站 , 和一些“尖站” , 即打尖吃饭的地方 。 在那里 , 我发现了一两个老汉 , 他们的回忆与经历基本上可以折射出这两三代人的历史:他们的父辈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庆阳、静宁逃荒到此处 , 并在这里落户、结婚、生子、开垦土地 , 养活了一家人 。 他们的孩子又都进城 , 到固原、西安去 , 未来有可能离开这个地方 。 这两三代人的故事 , 反映出一个地方的历史 , 这样的人的故事才真正有意思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