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酒店人必看的《中国旅游酒店业十年回顾与展望》-迈点( 六 )


第三,区域深耕,典型案例如松赞度假酒店集团。从2001年第一家松赞绿谷山居开业,到如今的7家精品山居酒店、4家林卡度假酒店,酒店始终分布在“三江并流”横断山脉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内自然风景优美、在地文化独特的区域。凭借自然人文氛围、人性化服务赢得上佳口碑,连续9年被美国旅行评价网站Tripadvisor评选为旅行者推荐的“中国最好的25家小酒店品牌”。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甚至小而奢的酒店,满足客群文化、自然体验。
第四,集团之间合作联盟。合作方面:重庆两江假日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借助与万豪的深度合作,走向全国;开元通过对江苏晗月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加速对西部和中部中高端酒店市场的布局;金陵饭店股份公司与贵州饭店酒管集团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加速西南区域战略布局。联盟方面:早在2015年,华天、开元、城市名人、纽宾凯、曙光、粤海6家区域性酒店集团在北京发起成立“酒店联盟”,在会员共享、联合订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思维打破区域限制。
区域酒店发展现状:国内巨头与国际品牌入侵,自身面临升级困境。第一,国内巨头扩张,锦江系、首旅系、华住系三足鼎立,巨头效应形成,将“下沉”作为扩张的主要手段之一,区域酒店本身的优势,在大集团长期完整流程运作、以及品牌与规模效应之下,形成巨大挑战。第二,国际品牌下沉,以万豪、希尔顿、洲际等为代表的国际酒店集团,也在下沉中吞食着区域酒店的市场。从经营经验还是品牌知名度来看,区域酒店与国际酒店集团都仍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第三,区域品牌面临转型升级问题,随着文旅融合与消费理念的变化,该地区的住宿结构转型正在不断加速,面临服务理念与经营理念的升级。遭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缩水困境,对于更多竞争对手的到来,失去了招架之力,又因缺乏创新,失去了当地消费者的垂青。
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的爱恨情仇:
2010年前后:地产黄金十年,作为房地产开发的“加分”业务,主要国际酒店品牌进行委托管理,地产商缺乏管理运营酒店的经验。
2015年之后:投资回报理性审视,开发商更多特许经营等模式;较多国际品牌经营业绩下滑,甚至亏损,走向撤牌之路
2017-2019年 :本土酒店创立品牌或者中外合资创造联名酒店品牌,不仅缩小了与国际品牌的差距,还由纯投资方发展为投资运营方
2020年:疫情下国内酒店集团反应更加迅速、应对措施更加丰富、实现盈利好于预期,营收和净利润等财报数据降幅远小于国际酒店集团,2021年,国际国内酒店集团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