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却什么意思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 )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 。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 。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 。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 。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 。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著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著一个“情”字 。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
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像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 。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像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 。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 。“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 。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 。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 。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 。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著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像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 。“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构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 。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
赏析四
当时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他的妻小却远在长安(今陕西西安),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 。
这是一首朴素的小诗 。整首诗明白如话,明朗清新,没有起兴,没有典故?也不用象征 。这在李商隐的诗里并不多见,他大部分作品以词采“华艳”著称 。这首诗短短四句,只是娓娓道来:你问我何时归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归期 。眼下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绵绵,池塘里秋水已满 。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的巴山夜雨呢?
一般说来,近体诗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 。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却好像刻意地重复著“巴山夜雨”这个短语,而巴山夜雨,也确实成为全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意象 。这一意象在诗里出现两次,但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
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在“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 。巴山,这里代指蜀地,在李商隐时代,还是未被开发的“凄凉地”,唐代的另一诗人刘禹锡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沥沥,在心头漫溢 。
行笔至此,那凄苦的秋风秋雨,似乎已浸透纸背,寒入骨髓 。然而,诗人此时笔锋一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立刻取代了刚才的凄风苦雨 。而此处的“巴山夜雨”,是在想像中,拉远成一个淡淡的记忆——那迷濛阴冷的秋夜,仿佛只为烘托西窗下这摇曳的红烛;那巴山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只为此时耳畔的喁喁私语伴奏 。同样的巴山夜雨,瞬间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令人怀念 。幸福也许就是这样,它需要对比、需要映照,在与过往不幸或者愁苦的比照中,现时的幸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吧?用现在人们常说的话,就是“忆苦思甜” 。而在李商隐这里,就是与爱妻共剪西窗烛时,依偎一起遥望巴山夜雨 。在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是在“此时”遥望“彼时”的幸福,因为巴山夜雨还没有从现实的背景转化成回忆的背景,他只是在此时想像著、憧憬著自己在不远的未来,可以以那样的方式,幸福地遥望此时 。但即使只是一种对幸福的遥望,也已经让诗人沉浸在某种幸福之中了 。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也因此被抹上一层诗意的美丽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