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们来自彝族各个方言区 , 遍布整个凉山地区 。 凉山彝族的各种非遗文化也都聚集在这台演出中 , 包括毕摩音乐、高腔、口弦、马步、月琴、口咬笛、羊皮鼓等各种 。 而这些表演者 , 都是彝族非遗文化真正的传承人 。
吉力么子扎 , 来自大凉山布拖县大山深处 , 彝族高腔的传承人 , 她的歌声可以穿透时空 , 带给人灵魂的涤荡 。 在同事眼中 , 子扎是彝族民歌的活化石 , 无论哪个方言区的歌谣 , 她几乎都会唱 。 而她自己说 , 自己小时候没有读过书 , 只是干农活的时候喜欢唱歌 , 喜欢彝族的文化 。 12岁时候 , 就在家乡的朵洛荷比赛里胜出 , 从此走出大山 。 最初来到西昌的日子里 , 她整夜不睡觉 , 痴迷于研究学习各种彝族民歌 , 到今天 , 她几乎接通了所有彝族的音乐 。
今年65岁的克古是彝族特有的口咬笛传承人 , 除了演奏还会制作乐器 , 同时还会木叶、口弦和各种口哨技艺 , 他来自大凉山最偏远但非遗文化保存最完好的美姑县 , 这些非遗艺术是爷爷口口相传给他 。 但现在 , 克古说 , 整个凉山地区会这些民族乐器的年轻人已经非常之少 。 而子扎传承的彝族高腔同样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境况 。
如今 , 这些非遗传承人都从大山里来到了西昌 , 成为了凉山文旅集团五彩云霞非遗队的演员 。 非遗队有7位传承人 , 他们和彝歌队一起 , 常年在群山间下乡演出 , 也会走进剧场走出国门 , 去推介和传播彝族的声音 。
曾经在县里学校当体育老师的克古 , 现在已是一个专业演员 , 一名专职的非遗文化传承传播者 。 他感慨 ,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演出队 , 这些散落在大山深处的民族文化 , 才得以被重新挖掘保护传承 , 被更多人知道 。
文章图片
各国领事看完《赶集》后十分喜欢
《赶集》是凉山文旅出品的戏剧孵化作品 , 也是一次彝族非遗文化的创新表达 。 凉山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康 , 正是当年把这些非遗传承者从大山里聚集到一起的“始作俑者” 。 他对凉山的文化有着很深的情结 , 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更是有着自己的思考 。
在他看来 , 彝民族的文化 , 有着一种精神上的高贵和自信 , 他们的音乐舞蹈更是一种重要的生命表达 。 “昭觉曾有一个村庄 , 数百年都在生产彝族的乐器口弦 。 彝族男女青年过去谈恋爱不说话 , 都是靠口弦 。 彝族的音乐舞蹈这么有力量 , 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自信 。 这是你在中国的东部南部 , 以物质文明、商业文明为基础的这种地区所看不到的 。 他们不惧寒冷、不惧酷热、不惧山高 , 不惧水深 , 他们围着火塘通宵唱歌喝酒 , 通过诗歌 , 音乐 , 还有他的服饰 , 对生活有一种艺术的表达 。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金贵|农村“网红大集”为啥受到城里人青睐
- 海口公交春节“不打烊” 大年初三起全部恢复正常
- |靖西一低调景区,拥有八大名景之一,因游客少景色美丽又宁静
- 双鸭山市|大红灯笼挂起来 流光溢彩迎新春
- 天竺山|广西一超冷门景观,展现大自然鬼斧神工,因位置偏僻少有游客来此
- 大理|【紧急通知】自2022年1月26日起,全省暂停!
- 大棚|边境线上的别样新春:“悬崖卡点”的日与夜
- 云南|云南面积最大的地级城市,比两个昆明还大,但人口却不足250万
- 大桥|新春游鹭岛 一起过福年
- 淡水湖|中国淡水湖面积排行榜,中国最大的,最小的淡水湖分别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