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凉山的“文艺觉醒年代”

编者按:越来越多人来到这里 , 看到了一个和想象中不同的凉山 。 三年 , 三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 , 让各种文化交织在这里 , 也让人看到被文化浸润和改变中的凉山 。
西昌的冬天很温暖 , 也很慵懒 。 只要阳光洒下来 , 人就不想动弹 。 坐在莫西子诗还是半工地现场的图书馆院子里 , 大家靠着他定制的手工木椅 , 随性地聊起了大凉山的“在地文化” 。
话题因为已经举办了三年的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而起 。 也因为莫西子诗这个筹划了很多年的家乡图书馆生发 。 作为一个群山旷野里走出的彝族歌者 , 在外面的世界走了很远 , 为家乡凉山做一个图书馆的念头起了很久 , 莫西子诗的这个愿望如今终于达成 。
形而上的话题聊到一半 , 有人叫起莫西子诗处理装修的事情 。 火把广场上此时正播放着他人生写的第一首歌《不要怕》 , 草坪上 , 当地的彝族人正拖家带口地在晒着太阳 。
广场另一边 , 中国彝族音乐产业基地里 , 凉山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唐青石指挥着乐团筹备新年音乐会 , 费加罗的咏叹调、威尔第的《饮酒歌》 , 还有“凉山够美”的民族歌剧旋律 , 回荡在排练厅 。
几步之隔的另一排练室 , 身着彝族盛装的演员们 , 正准备着《赶集》的演出 。 几天前 , 这部原生态歌集在戏剧节的演出惊艳了所有人 。 口弦、马步、彝族高腔 , 大山深处里那些非遗的声音 , 此时都聚集在这间充满笑声和温暖的屋子里 。
因为戏剧节 , 各种凉山和外面的文化 , 同时出现在一个舞台和时空 , 被来自远方的人们看见 。 人们印象中的凉山 , 是诗歌的沃土、歌舞的故乡 , 是民族文化绚烂却也厚重的地方 。 但此刻 , 传统和现代 , 民族和国际 , 各种文化交织在这里 , 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底色 。
这是让很多人意外的凉山 , 一个两年之前还在挣脱“深度贫困”的地方 , 一个世人眼中神秘悠远的民族地区 , 如今正努力成为中国文艺的新坐标 , 未来四川文艺的副中心 。
连续举办三年的大凉山国际戏剧节 , 11年每周不间断的惠民交响音乐会 , 还有眼前莫西子诗的图书馆 , 以及酝酿筹备中的民族音乐盛典、电影博物馆群 。 无论在民间还是官方 , 一场文化自觉和构建的大幕已经开启 。
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 , 对世界文化的接纳和吸收 , 让这片曾经群山环绕偏远闭塞、有着14个世居民族的土地 , 在摆脱了贫困的标签之后 , 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 , 重建起一种文化自信 , 重新吸引世界的目光 。
1.莫西子诗
午后的图书馆院子里 , 莫西子诗自己拿着小铲子 , 在大理沙溪工艺砌成的土墙边 , 种下了几个可爱的沙生植物 。 为了这个有点浩大并让他头晕的装修工程 , 很长一段时间 , 他都在凉山呆着 。 “走了那么长的路 , 突然才觉得应该回来做点事儿 。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