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走进河北海岸线上的盐场,为您讲述海盐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二 )
大清河盐场拥有97平方千米的陆域盐田,以及31.5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
“我父亲那辈儿,要干扒盐这活儿,非得壮汉不可——光铁耙就得百十来斤重,一耙盐连耙带盐二百多斤,从盐池子一头扒到池埝上,盐耙越拉越多,没把子力气干不成。”河北长芦大清河盐化集团有限公司一工区工人李明,1997年从父亲手中接过班。如今他们这些制盐人,在非收获季,更多的是拿着卤表在盐田巡视,根据卤水浓度变化,提闸、放闸。
李明值守的办公楼,孤零零矗立在盐田中。楼前的空地上是各种工具,其中有一些,在外人看起来,完全想不出做何用途。
“一部分是我们自己改造的工具。”李明指着一台履带式拖拉机和活碴耙子改造的设备笑着解释。“你看这个大家伙,就是我们鼓捣的。怎么节省人力怎么来吧,想到了就改,不断地改,甚至把俩设备合二为一。”
在很长一段时期,手推肩扛是盐区作业的主要方式。
“五十年代抬着走;六十年代推着走;七十年代扶着走;八十年代坐着走。”上世纪在老制盐人中曾流传过这样一句顺口溜,描述的是不同时代的盐区作业方式。
文章插图
上世纪60年代,沧州盐业集团长芦黄骅盐业有限公司作业区的工作场景。韩磊翻拍
今天,黄骅盐场的资料室里,保存着这样一张照片:一男子推着独轮车行走在盐池中间的狭窄小道上,透过黑白相纸似乎能看出他健步如飞。这是1960年5月,全国劳模吴宝太到黄骅盐场推广“吴宝太推盐回车法”时留下的影像记录,其推广的意义就在于这种技术提高了运盐效率。
沧州盐业集团长芦黄骅盐业有限公司经理宋建林介绍,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个作业队4副滩,需要80多名劳动力;现在一副滩要8个人,总共只需32人作业。而人均产量却从300-400吨/年,提高到了700-800吨/年。
生产技术的进步,也改变着盐区的作业方式。
2016年,黄骅盐场开始上马直吸式扒盐设备。直吸式收盐机操作原理是这样的——“‘唐三零(T-30收盐机)’在行进中将盐粒集中,由盐泵将盐、卤吸入漂浮在池中的管道,经过二次加压输送到坨地,再进行盐卤分离,盐粒留在坨地集成盐码,卤水通过回水管进行回收并二次利用。2017年,这项设备在我们盐区已经全面推广。”高立增说,但关于扒盐的叫法延续了下来。
一滴海水到一粒盐的旅程
文章插图
大清河盐场五彩斑斓的海盐田。新华社采访人员杨世尧摄
海水变盐的收获,要从海水被驯化讲起。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走进临沂北城新网红打卡地——柳青公园|大众网快快帮| 新闻记者
- 河北|河北承德:金山岭晨曦
- 河北日报|河北秦皇岛:乐享冰雪迎冬奥
- 保障|激情冬奥 相约河北|石家庄新干线旅游集团冬奥会(冬残奥会)运输保障团队今日出征
- 冬日|激情冬奥 相约河北|林海雪原 皇家古韵——走进冬日承德
- 温泉|跟我一起来走进世外桃源的小村庄,看杀猪烘腊肉的农家景象
- 石利锋|河北承德热河道台衙署发现清、民国重要碑刻遗存
- 河北|河北太行山中的世外桃源,江北第一古石寨,100元可吃住玩一天
- 太原|河北不出名的古镇,竟有座皇家关帝庙,国保文物却少有人知
- 河北|这家书店开在云朵之上,一杯咖啡可俯瞰上海浦江两岸,值得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