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人|“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 记北纬十八度上的“追光”者( 四 )


随着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的加速推进 , 南繁人已告别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 为落实国家南繁规划 , 三亚等地划定26.8万亩国家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并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 实验室、公寓、学校、医院等不断完善 , 告别“难”“烦”的南繁科研 , 正从季节性研究向常年研究转变 。
一只虫子引发科研攻关“大会战”
海南属热带、亚热带气候 , 是我国最早种植棉花的地区之一 , 棉属植物类型多样 。 700多年前 , 被尊为布业始祖的黄道婆来到崖州 , 向当地黎族百姓学习棉纺技术并发扬光大 , “衣被天下”的美誉由此而生 。
60多年前 , 育种家来此探索棉花冬季南繁育种 , 到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规模 。 截至目前 , 南繁热土已孕育数百个棉花新品种 。 又是一年南繁季 , 中国农科院棉花育种专家郭三堆如约而至 , 来到崖州区南滨农场开展棉花生物育种 。
这片热土 , 曾见证一场由郭三堆领衔的抗虫棉科研攻关“大会战” 。 “中国抗虫棉的诞生是逼出来的 。 ”郭三堆回忆说 , 20世纪90年代初 , 我国棉铃虫大暴发 , 一般农药已无济于事 。 严重的虫害引发“棉荒” , 纺织业作为当时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渠道 , 也因原料短缺遭遇重创 。 彼时 , 美国孟山都公司已于1991年研制出Bt抗虫棉 , 我国相关部门与对方几经谈判 , 但最终因条件苛刻未能引进 。
面对国家的忧虑、棉农的渴望、国外种业的步步紧逼 , 国家启动抗虫棉研究项目 , 郭三堆被选为项目负责人 。 一场横跨南北地域、贯通科研全链条的抗虫棉攻关“大会战”由此打响 。
夜以继日奋斗在实验室和田间 , 郭三堆团队在1994年取得成功 , 使中国成为第二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抗虫棉的国家 。 1996年起 , 为了加速中国抗虫棉的育种速度 , 郭三堆团队来到海南开展南繁育种 。 至1998年冬季 , 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专业组在三亚开会审定了4个抗虫棉品种 , 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国审抗虫棉品种 。
虽然被称为“中国抗虫棉之父” , 郭三堆却表示 , 我国抗虫棉研制成功是“协同作战”的成果 。 “全国上下齐心协力 , 上中下游紧密协作 , 互为人梯攀高峰 。 ”郭三堆介绍 , 他的团队作为第一梯队负责抗虫基因的研制;第二梯队的科研单位负责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第三梯队是全国各地育种单位 , 用抗虫种质材料和各地生产品种杂交 , 培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种业企业作为第四梯队 , 对新品种进行产业化推广 。
如今 , 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在这里不断上演 。 “平台建起来 , 项目动起来 , 人才留下来 。 ”中国农科院国家南繁研究院院长彭军说 , 中国农科院正在加快南繁研究实体化建设 , 已创建7个南繁科研创新团队、10个成果转化团队 , 今年新增南繁科研经费达4000万元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