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道|以奥运场馆为龙头,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在这背后,需要破解哪些地质难题?( 二 )


“你看,这两座蓝色动力塔吊,为的就是能吊起重型构件;这五座几十米高的黄色钢架,是用作临时支撑的,因为顶部跨度79米的圆形钢结构建筑有近半是悬挑出来的。”施工单位中铁建工集团项目部工程技术负责人林博闻介绍,他们已经创造性地采取了很多办法,来解决施工难题。
迎难而上,不断进取,恰好是对冰雪运动精神的深层折射,更是对崇礼滑雪拓荒历程的忠实写照。
将时光倒回23年前的那个冬日,第一位到崇礼建设滑雪场的北京投资者郭敬,面对的困扰更是数不胜数:没有造雪设施,没有接待用房,没有索道,甚至通往外界连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
郭敬没有退却,因为他的好友、中国第一位全国滑雪冠军单兆鉴告诉他,这里的山形地貌、气候条件、天然降雪状况等,“都十分适合搞滑雪”。
十多年后,这个对崇礼发展冰雪运动优势条件的初步判断,以更加系统的方式写进了申办冬奥会的报告中——崇礼丰富山形地貌所造成的独特“小气候”,也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逐步明了:“冬季降雪早,存雪期长;积雪厚,降水量大;温度、风速适宜;空气质量优良……”
正是这些,留住了郭敬。
1997年初,崇礼第一家滑雪场——塞北滑雪场正式开业。由此开始,崇礼优越的自然条件,像“磁场”一样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投资者。
2003年,好利来集团创始人罗力选择在红花梁北坡开建万龙滑雪场;2005年,一家意大利公司开始在喜鹊梁建设国内首家外资滑雪场;2008年,马来西亚卓越集团则选择红花梁南坡,建设了密苑云顶乐园……
崇礼的山,成为这些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要素之一。因为,滑雪场建设,在山地的坡向、坡度、垂直落差、空间体量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要求。
“就全国的资源来看,崇礼的山不是最高,雪不是最大,但是从经济地理的角度考量,崇礼在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市场、周边交通方式上表现出来的综合优势,决定让太舞滑雪小镇选择落户这里。”太舞集团董事长齐宏,是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地理专业的博士。他发现,过去,历届冬奥会的举办地都集中在北纬41度附近,而崇礼也恰好位于这一“黄金滑雪地带”上。
而今,“黄金滑雪地带”的经济价值尽显,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崇礼已经涌现出了一个高端滑雪场集群,万龙、太舞、云顶、富龙等四家滑雪场,全部入选“2018年全国滑雪场十强”。
冬季降水中心
“2018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这不是改编的歌词,而是大自然创造的事实。
2018年9月28日,正当华北平原上的人们计划“十一”出行度假的时候,崇礼下雪了。飘飘洒洒的雪花,落在红叶上,落在尚未衰败的野花上,落在那一条条雪道上。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