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红星观察|大数据解码双城经济圈,每天超9万人次在成都都市圈跨城通勤( 四 )


【动车|红星观察|大数据解码双城经济圈,每天超9万人次在成都都市圈跨城通勤】公共服务资源有差距
要建设市民优质生活圈
值得注意的是 , 四市在公共服务资源包括教育、医疗、社保、文体资源上的差距 , 也是构成成都都市圈内跨城通勤族流动不足的原因 。
长时间以来 , 成都与德眉资在地理上只有一线之隔 , 在公共服务资源上却泾渭分明——社保、公积金无法协同使用 , 医疗、教育资源更是难以共享 。 根据2019年的数据 , 成都的学校总数不仅在四市中最多 , 且比其他三市学校数量之和还多53.5% 。 从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来看 , 四市相对均衡 , 但成都在优质医疗资源的占有率上具有绝对优势 。
随着成都都市圈建设的加速 , 成都的公共服务资源才逐步外溢到德眉资 。 截至目前 , 成都的优质网教资源服务都市圈学生2万余人 , 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药机构超过2万家 , 已率先实现职工医保参保关系异地转移通办 , 首创实施住房公积金异地使用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同意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中 , 将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作为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 , 明确了都市圈公共服务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任务 , 即紧扣当前阶段居民对公共服务新需求 , 着重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 加快建设市民优质生活圈 。
“成都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多数领域显著高于德阳、眉山、资阳3市 , 在共同推进公共服务建设中 , 如何有力推动成都市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3市延伸 , 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3市融合 , 尤其是在前期各自协商对接、形成了不少合作办学、办医、办文化成果基础上 , 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的基本均衡 , 实现各市服务质量同步提升 , 还需要建立常态化的组织机制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表示 , 例如公共服务投入增加的背景下 , 如何协同推进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确保各城市的投入按照一定速度增长 , 这是4市需要建立机制的 。
南京都市圈规划技术团队首席专家陈雯同样关注到公共服务共享的重要性 。 “可以先启动一些老百姓特别期盼的项目 , 比如交通、教育、医疗项目 。 ”陈雯表示 , 公共服务类项目的建设显示度更高 , 百姓更容易感知到都市圈建设的福利 , 获得民意支持后 , 利于推动后续工作 。
不过对比上海都市圈 , 成都都市圈仍然需要在健全区域内人才自由流动的机制上做出探索和创新 。
2020年8月召开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提出 , “要在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 。 在此背景下 , 打破区域壁垒、建立长三角人才协调机制、提高人才效率 , 成为有效发挥产业集中优势、加快中国高科技产业追赶进程的关键 。 之后 , 一系列促进长三角区域人才流动、释放发展动能的创新之举不断出台 。 目前 , 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成员已达26个 , 区域内人才自由流动的雏形逐渐形成 , 人才制度创新成果正在成员城市间复制推广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