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是对别人偏见的典型表现之一 晕轮效应( 三 )


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也论证了“光环效应”这个案例 。Nisbett和Wilson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Nisbett和Wilson, 1977) 。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 。他们还特别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 。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实际上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他们会分别看两段关于同一位讲师的不同视频 。而这位讲师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时口音(这和实验室是很有关的) 。其中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讲师和蔼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组学生看了同一位讲师用冷酷而疏远的语气回答了同样的问题 。实验让我们明确,到底哪一种人格更讨人喜欢是十分明显的 。在其中一种人格中讲师显得热爱教学和学生,而在另一种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完全不喜爱教学的权威人物 。
在每组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这位教师的外表、特殊语言习惯,甚至还有他的口音(特殊语言习惯在两段视频中是一样的)打分 。与光环效应相一致,看到讲师“和蔼”形象的学生认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语言习惯更令人喜爱,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 。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支持了之前关于光环效应的研究 。
晕轮效应绩效考核
在绩效考核中,晕轮效应意味着一个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较高,就会导致他对该人所有的其它绩效要素也评价较高;反之,如果对被考核者的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较差,则会导致他对该人所有的其它绩效要素也评价较差 。
实质上,晕轮效应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弊病,评估者在员工绩效评估过程中,把员工绩效中的某方面甚至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某一方面看得过重,用员工的某个特性去推断其其他特性,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以偏概全的评估偏误 。当被考核者是那些对考核者表现特别友好或特别不友好时,晕轮效应是最容易发生的 。
晕轮效应心理学形成原因
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 。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立地进行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是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的 。譬如,我们闭着眼睛,只闻到苹果的气味,或只摸到苹果的形状,我们头脑中就形成了有关苹果的完整印象,因为经验为我们弥补了苹果的其他特征,如颜色(绿中透红)、滋味(甜的)、触摸感(光滑的),等等 。由于知觉整体性作用,我们知觉客观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用不着逐一地知觉每个个别属性了 。
人格理论
对人知觉时的晕轮效应,还在于内隐人格理论的作用 。人的有些品质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 。比如,热情的人往往对人比较亲切友好,富于幽默感,肯帮助别人,容易相处;而“冷漠”的人较为孤独、古板,不愿求人,比较难相处 。这样,对某人只要有了“热情”或“冷漠”的一个核心特征,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补足其他有关联的特征 。另外,就人的性格结构而言,各种性格特征在每个具体的人身上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例如,具有勇敢正直,不畏强暴性格特征的人,往往还表现在处世待人上襟怀坦白,敢作敢为,在外表上端庄大方,恳切自然 。而一个具有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性格特征的人,则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虚伪阴险,心口不一,或阿谈奉承,或骄横跋扈 。这些特征也会在举止表情上反映出来 。于是,人们既可从外表知觉内心,又可从内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对外表的评价上 。这样就产生了晕轮效应 。
效应弊端
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 。其特征具体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1.遮掩性
晕轮效应实验
有时我们抓住的事物的个别特征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可我们却仍习惯予以个别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体,势必牵强附会地误推出其他特征 。随意抓注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或是完美无缺形,或是一无是处,都犯了片面性的错误 。青年恋爱中的“一见钟情”就是由于对象的某一方面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往往对思想、情操、性格诸方面存在的不相配处都视而不见,觉得对象是“带有光环的天仙”,样样都尽如人意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一个人印象欠佳而忽视其优点的事,举不胜举 。
2.表面性
晕轮效应往往产生于自己对某个人的了解还不深入,也就是还处于感、知觉的阶段,因而容易受感、知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所带来的选择性影响,从而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 。有些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会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 。如外貌堂堂正正,未必正人君子;看上去笑容满面,未必面和心慈 。简单把这些不同品质联系起来,得出的整体印象必然是表面的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