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友|运河畔的非遗手艺背后,他们在“守艺”( 五 )


提高品质 , 寻找销路……刘庆升的蛐蛐罐名气越来越大 。 刘洋至今记得自己和父亲一起到天津市区卖蛐蛐罐时的样子 。 当时 , 他们每周跑一趟 , 爷俩从家里坐车到静海 , 再从静海坐车去市区 , “那时候的车少 , 想想也挺艰辛的 。 ”
随着名气而来的 , 是远处方的客商 , 有的从河北邯郸过来 , 还有的从甘肃兰州过来 , 有的一次性买走上百只蛐蛐罐 。 有趣的是 , 还有一位静海城区的蛐蛐罐爱好者 , 曾专程骑自行车沿着运河大堤一路来到刘庆升家 , 为的就是能见他一面 。
陈明友|运河畔的非遗手艺背后,他们在“守艺”
文章图片

2018年 , 刘庆升的蛐蛐罐制作技艺被认定为静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 刘庆升满怀感情地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的手艺能成为区级非遗项目 , 是自己主要的人生成就 , 自己非常珍惜这个荣誉和这门手艺 。
区级非遗项目的确立 , 给刘庆升蛐蛐罐制作技艺的传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 除了女儿刘洋 , 大儿媳邢国俊和一位家族内的侄子也掌握了制作技艺 。 刘洋告诉采访人员 , 接下来 , 他们会组织家族里的孩子们 , 鼓励他们学习、掌握蛐蛐罐的制作技术 , 让父亲创下的这门手艺发扬下去 , 让非遗项目后继有人 。
做好非遗传承“静海答卷”
近年来 , 刘庆升家里遇到一些变故 , 手艺拓展和传承遇到了一些困难 , 静海有关部门及时给予了大力支持 。 区文旅局局长、党组书记李岐洪告诉采访人员 , 自刘记陶艺被确立为非遗项目以来 , 工作人员多方沟通、加强引导 , 多次推荐该项目到市里一些更高的平台参与展示 , 扩大知名度 。 下一步 , 或考虑引导传承人扩大产品品类 , 比如制作笔筒等产品 , 作为城市礼物加以推广 , 让运河胶泥陶器制作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 。
目前静海区拥有国家、市和区级非遗项目共77项 。 其中 , 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独流老醋酿造技艺和大六分村登杆圣会 。 9个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独流通背拳、“老东乡”中旺肠子制作技艺、静海迷踪拳、津门北韵禅乐、子牙王氏民族管乐制作技艺、陈官屯冬菜制作技艺、瑞云图龙灯会、杨家将的传说、姜子牙的传说 。
值得关注的是 , 陈官屯冬菜制作技艺的五香冬菜和静海李记香油制作技艺的纯芝麻酱礼盒被天津市文旅局评选为“天津礼物”品牌 , 成为静海和天津新的名片 。 此外 , 静海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积极融入抗疫元素 , 组织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制作抗疫作品 , 其中“史记泥塑制作技艺”的作品“火神山镇毒妖”被天津市档案馆收藏 。
李岐洪介绍 , 作为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具体落实 , 静海文旅部门系统梳理了大运河静海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积极为相关项目提供展示、推介渠道和平台 , 通过线上展演、线下参会等多种形式 , 扩大非遗项目的影响力 , 积极争取资金 , 扶持非遗项目及传承人 , 做好天津非遗传承工作的“静海答卷”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