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记|洞天寻隐·霍童山纪丨万物皆备于我:霍童的商贸与礼物( 二 )


文章图片

图 2 商铺林立的霍童街道(2021年5月29日张巧坭摄于霍童镇)
一 历史与神话梗概
“整个宁德地区的(陪嫁)剪刀都要在我这里买 。 ”霍童剪刀如今的传人 , 56岁的Z先生倚在昏暗的、狭窄的剪刀作坊中间那把老旧的躺椅上(如图3) , 平静地说 , 带着一点自信和骄傲 。
仁记|洞天寻隐·霍童山纪丨万物皆备于我:霍童的商贸与礼物
文章图片

图 3 霍童“仁记”剪刀作坊内景(2021年5月30日张巧坭摄于霍童镇)
按照霍童乃至整个宁德地区的习俗 , 但凡女子出嫁 , 都要在婚礼中进入男方家门时怀抱一个大红袋子 , 袋中装满寓意多子多福的花生和糖果 , 还有就是同样必不可少的象征辟邪趋吉的木尺和剪刀——其中作为陪嫁品用于辟邪的剪刀 , 必须是原产于霍童、经特殊祖传技艺手工打制的霍童剪刀 。
霍童剪刀百年来闻名遐迩 。 宁德霍童人林高名(1852-1923年) , 是霍童老牌“仁记”剪刀生产的继承和发展人 。 清嘉庆年间 , 其祖父林元封从师泉州名匠后 , 回霍童设炉生产 , 并取名“仁记”剪刀 , 其产品颇受欢迎 。 元封卒后 , 林必通继承其父生产工艺继续生产剪刀 , 而后再传至儿子林高名之手 。 林高名聪明好钻研 , 大胆改进祖传工艺 , 将烧红的铁胚煅打成剪刀再在胚件刀口安上精钢 , 烧红煅打熔铸 。 准确掌握淬火度 , 刚柔并济 , 剪刀锋利耐用 , 不曲不卷 , 硬到二片铜币相叠一剪即断 , 软到丝绸软料一剪到底 。 销路红极一时 , 人称林高名为“打铁红” 。 产品销往福州沿海等地 , 民间嫁女或馈赠戚友 , 都以购买“仁记”剪刀为时尚 。 后因仿制者多 , 林高名就在店中悬挂标志:“正铺 , 正仁字号 , 信房祖传 , 名记剪刀 。 ”并在包装上附说明卡 , 以防鱼目混珠 。 从此 , 老铺仁记剪刀远近闻名于世 , 代代相传 。 [1]
民国15~24年(1926-1935) , 霍童剪刀迎来鼎盛时期 。 当时霍童一条街上有16家剪刀铺 , 从业工匠50多人 , 日产约150把 , 年产5~6万把 。 霞浦、连江、福清、莆田一带客商云集霍童镇设站专门收购 , 再转运销往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 “仁记”剪刀(后改号为正仁、长仁、成仁3种)最受欢迎 。 其生产原材料来自建阳县的建山钢、周宁县的铁和当地的松木炭 。 原料供应都有专户组织长途运送到霍童 。 抗日战争爆发后 , 海外阻塞 , 销路锐减 , 从业者纷纷改行 。 至民国37年 , 剪刀生产者只剩下19人 , 年产不过3000把 。 解放初期 , 剪刀店9家 , 从业者仅14人 , 年产量下降至2000把上下 。 1956年 , 实行合作化后 , 年产量一度增至7000多把 。 “大跃进”期间 , 剪刀业被合办到社办农具厂 , 因忙于其他产品生产 , 剪刀年产量降至2350把 。 此后 , 因产品质量不过硬 , 名牌地位逐渐消失 。 [2]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