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尾鱼怎么做好吃 黄尾鱼怎么做好吃( 四 )


黄尾鱼怎么做好吃 黄尾鱼怎么做好吃

文章插图
“绍东家”的一桌传统菜宴,其中多道都是“十碗头”中的菜式


如今能吃到的十碗头,几乎囊括了绍菜的多种烹饪方法,每道菜都具有典型性,有肉丝小炒、梅菜扣肉、八宝菜、扣鸡 。其中一道菜特别有趣,本该叫“炒时件”,因为办宴席,有不少鸡鸭鹅的生肚要剖,绍兴人管内脏叫“时件”,所以十碗头里总还得有一道炒内脏的菜 。
说起鸡鸭鹅,绍兴人喜欢把它们酱腌卤,又是一种干菜和霉臭之外长期储存食物的方法 。最典型的酱货当数酱鸭,只是夏天不是做酱鸭的时候,若是冬天来,杭嘉湖一带几乎家家都会晾晒酱鸭 。既然没有酱鸭,几荷餐厅的金海良主厨就给我们做了一份卤鸭,卤鸭一年四季都可以做,也是一道餐桌上的硬通货 。
葱姜蒜炝锅之后加入酱油,“做法倒是不难,卤味各地也都有,但绍兴卤味的精髓在于酱油” 。金主厨说 。绍兴有“三缸”,酱缸、酒缸、染缸,这也是绍兴最早的外贸行业,明清时期兴盛一时,到了清代,绍兴人就在全国21省的城市先后开办了四五百家酱园 。在调味里面,如果没有绍兴的酱油和黄酒,是做不出绍菜的 。金师傅做卤鸭,还有一个窍门,就是不用陈年老卤汤,而是要加一碗上一次卤味剩下的卤汤,这样一来,陈年老卤汤就在不断翻新,总有一些老卤味,也总有新卤在 。
在绍兴吃来吃去,各种常见的做法都是因为担心食物变质而发明的 。还是鲁迅在《马上支日记》里写到的:“我将来很想查一查,究竟绍兴遇着过多少回大饥馑,竟这样地吓怕了居民,仿佛明天便要到世界末日似的,专喜欢储藏干物品 。有菜,就晒干;有鱼,也晒干;有豆,又晒干;有笋,又晒得它不像样;菱角是以富于水分,肉嫩而脆为特色的,也还要将它风干 。”霉的、臭的、糟的、腌的、酱的都是如此,绍兴人很爱变着法地屯食物 。
要将新鲜的食物储存得更长久,往往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见得更多,但绍兴向来算是富足,为什么长久以来也形成了这样的烹饪方式?这个问题不但困扰了我,我去问不少绍兴本地人,他们也说不上根本缘由,这样的传统到底该追溯到什么时候,没人说得清楚 。只是在每一个地道的绍兴人儿时的记忆深处,这些味道就已经根深蒂固了 。
陈姐也是这样,她记得小时候舅舅来乡下看奶奶,都会用细绳绑一只酱鸭或是一扎小鱼干,这就是最好的见面礼 。陈姐说,绍兴人的勤俭节约是出了名的,只要有些新鲜食物的余量,都要想办法保存起来,家家户户都会晒干菜,鸡鸭鱼肉一律都能酱或糟,而对于所有的素菜来说,一切皆可霉 。或许这是个良性循环,多余的食物越是多,越是想尽一切办法长期储存,余粮也就越来越多 。
黄尾鱼怎么做好吃 黄尾鱼怎么做好吃

文章插图
“小咸亨”的单鲍黄尾鱼 。单鲍是一种烹饪方法,“鲍”为用盐腌渍的鱼,去水分,而不晒干


夏日市井
在绍兴几天,每天超负荷地摄入霉臭酱卤,绍兴饮食本就以咸鲜著称,而这些做法在咸鲜的基础上又添了几分咸,总之是下饭与下酒的利器 。因为这些做法都是为了长期储存食物而生的,所以吃不出新鲜的味道 。我总觉得,南方与北方的饮食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时令,不同季节与节气,都有吃法上的讲究,才能无愧于江南的水土 。
这一天,我约了王小嘟吃饭 。几天的大餐馆之后,我们迫切地想吃街头小馆,那种隐秘在街头巷尾只有当地老食客们才能找到的地方 。我们先是选择了徐文张,一家藏在书圣故里深巷中的小店,不仔细找很容易错过 。
到书圣故里时是傍晚,这里还保留着原生态的样子,老房子里住着老人,他们喜欢在台门门口支张小桌吃饭 。我凑近看看,吃得很是简单 。霉豆腐蒸肉、干菜汤、炒青菜、蒸鱼鲞、咸肉,大多是这些 。故里街道上有不少饭馆,日落时分锅气四起 。小巷里的房子往往很小,饭馆生意做大后,地方就不够了,于是不少饭馆有好几个铺面,但厨房只有一个 。厨房出菜后,就能看见服务员端着各种菜式穿梭在小巷间四处送菜 。各种菜的香气混杂在空气里,就是绍兴的味道 。
黄尾鱼怎么做好吃 黄尾鱼怎么做好吃

文章插图
徐文张饭店隐秘在书圣故里深巷之中


徐文张的老板娘张罗我们坐下,这家小店原是她父亲开的,父亲曾在国营大饭店工作,学了一手好厨艺,后来国营餐馆生意不好,便出来自己单干 。现在父亲上了年纪,女儿就接手了 。我好奇饭店的名字徐文张和徐渭(字文长)有什么关系,老板娘跟我说一点儿都没关系,她的父亲叫徐文张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