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质量|旅游3·15:去年国内游客满意度创新高 “大数据杀熟”等仍屡禁不止( 三 )


西安、武汉等城市在发布3·15“消费警示”时亦提到:提防旅游低价陷阱 , 拒绝强制购物 。 选择信誉好、正规旅行社 。 警惕低于成本价的旅游项目 。 拒绝强制购物 。 面对“盲盒经济” , 消费者一定要量力而行 , 不要过分沉迷 , 避免成瘾等 。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多管齐下
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 是文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 也是衡量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 为补齐这一环节短板 , 国家及各地文旅主管部门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出台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 同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
以近几年备受消费者关注的在线旅游大数据“杀熟”问题为例 , 事实上 , 由文旅部印发并于2020年10月起实施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已明确要求 , 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 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在收集旅游者信息时 , 经营者必须事先明示收集旅游者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 并经旅游者同意 。

图源:摄图网
此外 , 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亦明确 , 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 , 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
在旅游消费信用监管上 , 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郑晓燕透露 , 过去一年里 , 陕西大力推进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 搭建文化和旅游信用监测平台 , 用智慧旅游平台公开游客评价和信用信息平台公开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信息 , 倒逼旅游企业提升服务质量 。 进一步创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 严格落实旅游降级退出、失信惩戒、处罚曝光等机制 , 着力解决“三黑”等突出问题;建立旅游企业、导游诚信评价记录制度和动态管理机制 , 发挥失信惩戒制度、旅游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作用等 。
值得一提的是 , 为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 , 助推市场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去年还印发了《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 。 文化和旅游部将试点开展文化和旅游企业信用评价工作 , 探索推出以信用为基础的产品和服务 , 向信用状况良好的消费者提供“先用后付”“先游后付”、减免押金等便捷消费服务 。 去年年底 , 辽宁省大连市等14个地区被正式确认为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 。

图源:摄图网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日前印发的《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实施方案》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 , 提升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服务创新、增强旅游服务质量保障等重点任务 。 具体举措上 , 重庆将通过“鼓励旅游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制度 , 引导旅游企业发布旅游质量承诺” , 来实现提升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