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的翻译是什么?《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白话文如下: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
白话文: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 。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 。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白话文: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 。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刘裕对其恩遇有加 。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刚登基便先后杀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拥立功臣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义庆不得不加倍小心谨慎,以免遭祸 。
刘义庆终于得以外镇为荆州刺史 。他处在宋文帝刘义隆对于宗室诸王怀疑猜忌的统治之下为了全身远祸,于是招聚文学之士寄情文史编辑了《世说新语》这样一部清谈之书 。
文章插图
文言文华歆避难的翻译?华歆避难是指华歆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 。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 。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眼看后面的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 。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 。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
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已诺必诚,始终如一 。
刘备讨伐黄巾有功为安喜县尉 。上任不到四个月,适有督邮到县,对刘备态度傲慢,有索取贿赂之意,令县吏诬称刘备害民 。刘备和众老几次想拜见督邮,都被门吏拦住 。张飞酒后乘马从馆驿前过,大怒,将督邮揪出门来拴在马桩上鞭打,后被刘备劝阻 。刘、关、张三人放了督邮后弃官另谋出路 。
董皇后和灵帝皆欲立皇子协为太子,中常侍蹇硕进谏说若想立刘协为太子,必须先诛杀何进 。灵帝因而宣何进进宫,司马潘告密,何进得以脱险 。何进采纳袁绍意见,调外地的兵马进京师诛灭宦官 。
另一参考答案如下: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文言文翻释1. 文言文“华歆、王朗乘船避难”的故事的逐字翻译
携拯(xié zhěnɡ) 携带拯救,“拯”意为拯救 。辄zhé
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也?”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译文: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 。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 。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 。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
这则故事讲明一个道理:当你自己没有那个条件的时候,不要轻易承诺帮助别人 。但是,一旦承诺了,就要负责到底 。华歆正是这样做的 。当他拿不准能否救到客人时,曾犹豫要不要让他上船 。后来已经接纳客人上了船,就不能半途推他下船,就要对他负责到底 。要生大家一起,要死大家也要一起 。
而与华歆形成对照的是王朗 。王朗轻易承诺,在不明白自己是否有条件救人的时候,轻易让人上自己的船 。但是,中途遇到紧急情况时,又埋怨客人危及了自己的安全,逼人家中途下船 。这就是轻诺寡信的做法 。古人将华歆与王朗放在一起比较,从而高度肯定华歆的重承诺,敢担当、负责人的为人品质,而摒弃王朗那种轻易承诺,进而又不守信的轻薄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