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令而行的令是什么意思 不令而行

政者 正也 其身正 不令而行出自哪里?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出自《论语》 。
一、原文
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二、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为政方面的事,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先做到端正,谁还敢不端正?”
孔子认为,领导者如果自身的行为正当,用不着下命令,人民也会按他的旨去做,如果自身的行为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人民也不会服从的 。
语句解读:
孔子十分注重为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上位的为政者能够做到正己,就可以不令而行,上行下效,使天下人都归于正道 。这种为政以德、讲究修身的思想成为封建社会中人治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不令而行的令是什么意思 不令而行

文章插图
不令而行的行什么意思,读音是什么求解答行,读音xíng

意思是行动、实际地做 。合起来“不令而行”意思就是“不用别人吩咐与命令就展开行动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全文翻译是什么?“其身正,不令而行”出自《论 语 · 子 路》,共有30篇,有 关于 如何 治 理 国 家 的 政 治 主 张,孔 子 的 教育 思 想,个人 的 道 德修养 与 品 格 完 善,以 及"和 而 不 同"的 思想 。
【原文】
13·1子路问政 。子曰:"先之劳之① 。"请益② 。曰:"无倦③ 。"
【注释】
①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 。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
②益:请求增加一些 。
③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
【译文】
子 路 问怎样管理政事 。孔 子 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子 路 请求多讲一点 。孔 子 说:"不要懈怠 。"
【原文】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 。子曰:"先有司①,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 。尔所不知,人其舍诸②?"
【注释】
①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
②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
【译文】
仲 弓 做了 季 氏 的 家 臣,问怎样 管 理 政 事 。孔 子 说:"先 责 成 手 下 负责 具体 事 务 的 官 吏,让他们 各 负 其 责,赦 免 他们 的 小 过 错,选 拔 贤 才 来 任 职 。"仲 弓 又问:"怎样知道是 贤 才 而 把 他们 选 拔 出来 呢?"孔 子 说:"选 拔 你 所 知道 的,至 于 你 不 知道 的 贤 才,别 人 难 道 还 会 埋 没 他们 吗?"
【原文】
13·3子路曰:"卫君①待子而为政,子将奚②先?"子曰:"必也正名③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④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⑤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⑥;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⑦而已矣 。"
【注释】
①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 。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 。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 。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②奚(xī):什么 。
③正名:正名分 。
④迂:迂腐 。
【不令而行的令是什么意思 不令而行】⑤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
⑥中:得当 。
⑦苟:苟且,马马虎虎 。
【译文】
子 路(对 孔 子)说:"卫 国 国 君 要您去 治 理 国 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 子 说:"首先必须 正 名 分 。"子 路 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 不 合 时 宜 了 。这名怎么正呢?"孔 子说:"仲 由,真 粗 野 啊 。君 子 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 存 疑 的态度 。名 分 不 正,说起话来就不 顺 当 合 理,说话 不 顺 当 合 理,事情 就 办 不 成 。事情 办 不 成,礼 乐 也就不能 兴 盛 。礼 乐 不能兴盛,刑 罚 的 执 行 就 不会 得 当 。刑 罚 不 得 当,百 姓 就不知怎么办好 。所以,君 子 一定 要 定下 一个 名 分,必须 能够 说得 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 行 得 通 。君 子 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 马 马 虎 虎 对待的 。"
【评析】
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 。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 。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 。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 。"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 。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