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2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 九 )


许多人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打击不知所措,甚至绝望,扼杀了自己的生命,而史铁生他投身于写作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看到了史铁生,我便想到了许多身残志坚的人 。约翰库缇斯,他天生的残疾,但他却热爱生命,用他那清晰的头脑,很好的幽默感告诉了世界生命的坚强,告诉了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 。还有海伦 。凯勒,贝多芬,斯蒂芬 。霍金……都是大家熟识的伟人 。我们不能做到他们那般的坚强,但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他们不惧怕病魔,我们便不畏惧辛苦 。我们没有他们那般的觉悟,但我们需要做我们可以却偷懒做的一些小事 。
作者其中的一句话引人深思“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不禁让我想到《背影》中朱自清的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却写出了父母对儿女的疼惜 。这又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
我的爸爸妈妈虽然没有过其他父母舍身救儿女的经历,但我看得出,每天夜里爸爸就从睡梦中醒来为我掖被子他眼神中有一股柔情 。妈妈不是什么家庭主妇,她不能为我料理好一切,但她经常为我找些老师,辅导我学习,她的一通又一通电话,接受长时间的辐射都是为了我 。史铁生天天在轮椅上过着,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 。这一点小小的细节,正常人注意不到,这一种默默的伟大的母爱 。更让人感动 。
史铁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正视 。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搜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 。
关于《我与地坛》的读后感6
其实本来对这片文章感情不重,觉得只是写了些一个残疾的人对于生活无助时,心灵上的依靠,只是心里的一种宣泄,没有什么特别的,当然这只是我是片面想法,并不是全对的,但至少我刚开始读这篇文章时是这样的,而且我觉得文章的语句没有多大特别的,大都都的比较通俗的 。后来慢慢读完全文,细细品味其实这篇看似平淡无奇的文章却蕴涵着许多的哲理 。比如文章从“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在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感情和意蕴 。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这段文章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亮点,这使我开始慢慢了解作者的心情对于生活他并不气馁,并不沮丧,他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乐趣,他用属于他的方式来让自己充满生的情趣 。他鲜明得阐述了自己对于生活、人生的看法 。告诉我们生活不是一种方程式,是每天变化的 。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 。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宿命的味道 。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 。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 。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的时候,已经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 。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人生总逃不过无奈,岁月飞逝,孩提时代的无忧无虑一去不复返,面临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有时,确如无言的好,宁可“怒目望着”“一声不吭” 。这是经过了太多的苦楚,而后的无言 。无谓的哀号,永不如无言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因为无言的背后,有一个人世的无常,默默地忍受一切 。没有人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 。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好象一出戏,各有各的角色 。
然而,扮演何种角色,“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 人世“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惶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他的话不难令人想到叔本华的悲剧哲学,所谓人生是一个悲剧,更何况无常 。然而,人生的悲剧却是美的,因为,人总是面对它,并且给自己生的勇气,给自己思索的空间,所以才有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而活着的遐想 。人生的事不能一一说尽,有些事“一旦成了语言,不再是它们了”,所以人生的关键还是用心灵品味人生的美,一种人世无常,无奈的美,聊以慰藉,是安慰,也是“坟墓”(无法回避的死亡) 。死亡是崇高的美,降临则是新生的美 。而人生是从降临之时就走向了死亡,或许有一天“跑出来玩得太久了,便想起了它”,或许不必想,自然而然,该来的总会来 。命运的神秘、深奥,时常以无常的形式让人感到困惑迷茫 。然而,命运却也洁白如水,时常感到一切本如是,不必多想,自寻烦恼,远不如漫步夕阳下来的美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