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春风皆过客 你携秋水揽星河 离人心上秋

“何事合成愁 , 离人心上秋”全文 , 背景 。全文: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
年事梦中休 , 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 漫长是、系行舟 。
背景:吴文英晚年一度客居越州 , 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 。赵与芮为宋理宗赵与莒弟 , 度宗赵禥之生父 。景定元年(1260)赵禥立为皇太子后 , 吴文英又上嗣荣王及荣王夫人寿词 。赵与芮后于咸淳二年(1266)晋封福王 , 吴文英则未及见 , 盖已先卒 。
【我与春风皆过客 你携秋水揽星河 离人心上秋】出处:出自南宋吴文英的《唐多令·惜别》 。
原文白话释义:怎样合成一个“愁” , 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 。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 , 风吹芭蕉的叶片 , 也吹出冷气飕飕 。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 , 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 , 那明月光下的清景 , 便会令我滋生思念的忧愁 。
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 , 就像是花飞花谢 , 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 。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 , 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 。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 , 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
扩展资料:
全文赏析:
吴文英的《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 。全词字句不事雕琢 , 自然浑成 , 在吴词中为别调 。此词就内容而论可分两段 , 然与词的自然分片不相吻合 。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 , 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 , 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为第一段 , 起笔写羁旅秋思 , 酿足了愁情 , 目的是为写别情蓄势 。
前二句先点“愁”字 , 语带双关 。从词情看 , 这是说造成这些愁情的 , 是离人悲秋的缘故 , 秋思是平常的 , 说离人秋思方可称愁 , 单就这点说命意便有出奇制胜之处 。从字面看 , “愁”字是由“秋心”二字拼合而成 , 所以此二字又近于字谜游戏 。
此词以“秋心”合成“愁”字 , 是离合体 , 皆入谜格 , 故是“变体” 。此处似乎是信手拈来 , 涉笔成趣 , 毫无造作之嫌 , 且紧扣主题秋思离愁 , 实不该以“油腔滑调”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两句一问一答 , 开篇即出以唱叹 , 而且凿空道来 , 实可称倒折之笔 。下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说 , 虽然没有下雨 , 但芭蕉也会因飕飕秋风 , 发出凄凉的声响 。这分明想告诉读者 , 先时有过雨来 。
而起首愁生何处的问题 , 正由此处蕉雨惹起 。所以前二句即由此倒折出来 , 平添千回百折之感 。秋雨初停 , 天凉如水 , 明月东升 , 正是登楼纳凉赏月的好时候 。“都道晚凉天气好” , 可谓人云亦云 , 而“有明月 , 怕登楼” , 才是客子真实独特的心理写照 。
“月是故乡明” , 望月是难免会触动乡思离愁的 。这三句没有直说愁 , 却通过客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充分地表现了 。

我与春风皆过客 你携秋水揽星河 离人心上秋

文章插图
离人心上秋是什么意思01
离人心上秋意思解释:离别的人心中就像秋天一样 。出自《唐多令》作者 吴文英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
02
作品原文:唐多令·惜别——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 , 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 漫长是、系行舟 。
03
白话译文:怎样合成一个“愁” , 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 。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 , 风吹芭蕉的叶片 , 也吹出冷气飕飕 。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 , 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 , 那明月光下的清景 , 便会令我滋生思念的忧愁 。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 , 就像是花飞花谢 , 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 。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 , 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 。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 , 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