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云间漫谈】松江记忆深处是江南( 三 )


三是清道光年间始称江的黄浦江,是上海的黄金水道和主要水系。松江位于黄浦江上游,水流呈东西走向,过闵行吴泾第一湾后转向为南北流淌。人们熟知上海有浦东浦西,却不一定知道上海的浦南浦北,就在松江区境内。《松江县志》记“黄浦江三大源流一一斜塘、园泄泾、大泖港均在本县西南部,上受淀山湖、浙北等处来水,经黄浦江下泄江海。”故,松江曾有“浦江之源”的说法,后改为“浦江之首”。这一改动,令人追寻黄浦之源在哪里?明崇祯《松江府志》载黄浦云:“其源受杭州、嘉兴之水,起自秀州塘”,迤而东,折而北,合吴淞江,再折东北行,以入海。这个海,便是浩瀚的东海。由此想起了古今两个人的诗句,一是元末寓居松江的杨维桢诗叹:“大江如龙入海口,青山似凤来云间”;二是开国首任上海市长陈毅诗云:“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

江南文化中最接地气的莫过于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地方风俗。长期以来,松江风俗不仅是当地百姓的生存方式,而且规范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言行和精神追求。在松江地域所涵养的江南风俗文化中,既有固守农耕文明的相对稳定性,又有顺应时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图片
明代松江是我国棉纺织业中心,松江府城为全国33个工商业重镇之一,明中叶以后,松江府各地市镇空间分布密度空前提升,为江南之高,全国之最,重商敬商风气盛行,农民纷纷向非农领域转移。华亭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记录了晚明之际的时风情形,云:“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因此,崇祯《松江府志》记风俗有谚相传,谓之“松江齐”,亦即府域东北向为海商驰骛之地的上海,与城乡风俗相互渗透的松江府城,和以耕织为业的乡村风俗林林种种,应有皆有。但耕读传家,尊师重教,文物衣冠蔚为东南之望的松江,“士奋于学,民兴于仁”的尚文风俗,始终主导一方。
总体来看,松江风俗顺应江南文化发展趋势,踏着人往高处走的节奏,在似浙、近苏、靠沪的一路转向中,以“三步曲”的旋律,与时俱进,应时而变。据《松江风俗志》载,唐置华亭县后,当地风俗变化趋向进程大体有三:一是元置松江府之前,华亭隶属秀州(今嘉兴),故“土风似吴十之三,似浙十之七”,当地民风民俗总体趋向浙江邻近地区。这与大运河开通后,杭州至唐中后期已成为著名的商贸大都市,“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尤其是宋室南迁,建都临安(杭州),距松江不过百里之遥的文化幅射有关。二是元置松江府之后,特别是明清两代,民间习尚转向苏州。这与明中叶后,苏州万商云集,人文荟萃,成为江南经济文化中心有关,如唐寅《阊门即事》诗云:“世间乐土是吴中,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贾何曾绝,四处方言总不同。”同时又与明清时期上海有“小苏州”之称,吴淞江俗称苏州河,以及我国第一部苏州方言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出自清松江府娄县人韩邦庆笔下等形成了相互印证的历史写照。三是上海对外开埠后,松江风俗受上海风气影响而变化,逐渐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与发轫于19世纪后叶,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以后得到新的熔铸与升华的海派文化,引领和推动江南文化扬长发展有关。苏智良教授对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从国际都市的开放性格、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自律守信的契约精神、包容务实的处世之道等五个方面作出了系统阐述。纵观而论,唐置华亭县以后的松江风俗转向进程,以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不断嬗变,反映出江南文化在大城市作用下对一个地区的影响力。从一定程度上看,历史上的松江风俗三度趋近走向,是江南文化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