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云间漫谈】松江记忆深处是江南

风和日丽的江南,是个温暖的地方;山青水秀的松江,是个美丽的去处。在此仰看柔山,俯看软水,家园就是花园,散步便是游赏,家门口的风景,江南诗意栖居。而悦读松江,摇万橹过千浜,蓦然回首,江南深处,是我故事中的故乡。
江南灵动,心有灵犀一点通。爱读古贤写江南的诗词歌赋,更喜欢白居易的《忆江南》,尤其是那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句中的红、绿、蓝,斑斓走心。联想上海三大文化品牌,三种底色交融,即江南文化的“绿”,海派文化的“蓝”,红色文化的“红”,层层叠加又层层递进,共同酿厚上海文化基底。感怀松江载誉“上海之根”,感悟白居易的《忆江南》,难免会由此及彼,于云卷云舒中生发“一样春风仍浩荡,两般情思总缠绵”。

在红色基因、海派魅力、江南风韵交相辉映的上海,回望古老的松江,五茸生乡愁,十鹿九回头,情思缠绵,一头相牵从哪里来,一头相系到何处去的历史之问,连点成线。打开松江这本书,答案在一个个脉息点中清晰显现:海上松江,根植江南。
先看华亭始出,吴地是其故土家园。史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封陆逊为华亭侯,华亭最早见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历史上的吴地,系钱塘江以北的太湖流域;而狭义的江南,系浙北和苏南地区。进一步说到吴越并称的吴越文化,实与江南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文化具有流动性和辐射性,很难圈定江南文化的确切范围。从松江话是上海话的“来源”和上海方言属吴方言区太湖片中得到启发,以为江南文化圈,可以用吴语覆盖区域作一大致界定。还有舌尖之旅,品鲜生百味、水生万物的江南美食,也能收获江南味觉上的文化归属感。松江古贤唱叹的那句“鲈蟹熟时秋正好,放歌载酒白云边”,就让我想到了云间乡音和至味,“莼鲈之思”品不够。
续看华亭置县,吴郡是其政区归属。“郡县治,则天下安。”县一直是我国历史上的基础行政区划。唐天宝十载(751),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唐置华亭县,是上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起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上海地区古来归属不定、建置多变的情形至此终结,当地人始有“华亭籍”文化身份;二是华亭县疆域的划定,为以后的上海市版图奠定了基本框架;三是华亭置县,拉开上海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序幕,开启了从华亭县到松江府至上海市的发展历程。然而,无论是北宋唐询作《华亭十咏》还是多部《松江府志》记华亭或松江府由来,都会重复表达一个意思:“华亭本吴之故地”,或言“松,故吴之裔壤”也。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