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云|智慧的白洋淀人种稻栽苇、植莲养鱼,创造出多样实用的百工技艺。( 五 )


2019年5月18日,白洋淀千里堤。
它的第一铲土,也始自北宋。因为是时任任丘知县唐介修筑,故名为唐堤。
此后明代又修筑了东道口堤,与唐堤南段相接,补唐堤之缺,防白洋淀南侵。
这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堤,自唐堤开始,修筑前后历经千年。
如今千里堤全长250公里,是国家一级堤防。
唐堤和东道口堤,恰恰处在今天千里堤的关键堤段,它们奠定了今天白洋淀的南部边界。
在唐堤修建后的一千年里,关于白洋淀大规模治水修堤、筑坝围堰的记载,频繁出现在历朝的水利志中。
直到清代,先后重修、扩建了南堤、北堤、四门堤和千里堤,同时疏浚河道,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白洋淀的基本样貌。
四季更替,时光轮转。
开溏、引水、筑堤、修埝,历朝历代的人工改造,让嵌在燕赵大地上的“华北明珠”,穿越两千余年,仍静放光芒。
留住活的“华北之肾”
补水背后的科学
2019年2月1日零时,雄安新区雄县七间房乡大树刘庄村,“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末端入淀口。
随着白洋淀引黄大树刘泵站三台水泵陆续启动,2019年首次补水开始。穿越482公里奔流而来的黄河水,以每秒15立方米的流量注入淀区。
这次春季补水持续了28天,入淀水量约3500万立方米。
过去20多年,“白洋淀补水”的新闻屡见不鲜。
1992年到2003年,白洋淀主要靠上游水库补水;2004年,上游水库缺水,跨水系从邯郸岳城水库调水;2006年起,“引黄济淀”应急生态调水工程实施,白洋淀首次“喝上”黄河水;2017年,常态化补水工程“引黄入冀补淀”启动。
缺水,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困扰着白洋淀。主要原因,在于补给量少,损失量大。
白洋淀的自然补给,主要来自上游河道和降水。而这两项,都不充沛。
黄河改道后,白洋淀流域属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面积31200平方公里,占大清河水系97%以上。
李冬云|智慧的白洋淀人种稻栽苇、植莲养鱼,创造出多样实用的百工技艺。
文章插图

冬季,白洋淀采藕人展示新鲜莲藕。赵瑞光摄
原本,白洋淀是“九河下梢”,上游有潴龙河、孝义河、唐河、清水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白沟引河等九河入淀。
但“九河”相继断流,现在只剩府河、孝义河、白沟引河“三河”有水。
白洋淀的年降水量,最近四十年,基本在低位徘徊。
据《安新县志》记载,1978年到2008年,安新县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97.9毫米。而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在当地就被视为干旱。
补给量不充沛,损失量却很大。
“白洋淀夏季蒸发量最大的时候,2天时间水位能下降30毫米。”安新县水利局副局长王海坤说。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