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寥寥几笔,不事雕琢,但其形异,活灵活现 。
北宋大画家郭熙,曾经在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中提出过“三远画法”: 高远、深远、平远这一独特的,夏圭《溪山清远图》中的“透视”图像 。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高远之势突兀 。”
“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 。”
——郭熙,《林泉高致》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深远之意重叠 。”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
大自然的树枝肯定不是几何线条,可是在夏圭的笔下几乎转出了90度的直角 。
还有他笔下许多的小人儿,一个圆圈,一个三角形,一个菱形,一个梯形,就像是积木的小块块,组合一下就成了,活灵活现,滑稽有趣……
山石以大斧劈皴,再勾出方正厚硬之态,用水墨稍微渲染,顿显山势峥嵘、粗旷硬朗,极具原始之气 。
江天一色,悠远清旷 。一座亭台式竹桥,有人在休憩,江上清风,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
中国古代文人崇尚大自然、觉得人类非常渺小,所以画中的人很小,且没有特写 。“师古人”不若“师造化”,造化就是大自然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林语说:“大自然本身始终是一间疗养院 。它如果不能治愈别的疾病,至少能够治愈人类的狂妄自大的病 。在大自然的背景里,人类往往可以意识到他自己的分位 。中国山水画中总是把人画得那么小,原因便在于此 。”
总结:
在《溪山清远图》中,移步换景,“平远”是基调,但也有“深远”的旋律起伏,还有“高远”的重音 。
有的地方在“推远了看”,有的地方是“拉近了看”,有“仰视”所得,也有“俯视”所得,画面的变化因此十分丰富 。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散点透视”所形成的艺术境界 。
几何图形展现出山的立体,也表现人的渺小和谦逊,在大自然里修行 。
“立轴”这种形式,以表现“高远”的视角 。让观众有种必须抬头仰望的感觉 。
以下三幅画为“宋画之三大精品” 。《溪山行旅图》、《早春图》、《万壑松图》 。
比如北宋大画家范宽,他就长期隐居在终南山、太华山中,观摩写生的对象是崇山峻岭 。比如这幅 《溪山行旅图》山川气势尽收胸臆 。
范宽独创了一种“雨点皴”,大山安静沉稳,有一种古典主义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
在画面的下部,有溪流、人物出现 。一支行旅,商人驱赶着驴队,驴驮着行李,正在努力往前赶路 。
从古至今,商人们就很重要,他们要把货物从甲地运到乙地,调节供给侧,满足需求侧 。货出而泉入,经世而济民 。
郭熙的《早春图》,雾气润泽,溪涧解冻,泉水潺潺,林木舒展,怪石奇峰 。画中林木蔚然,亭台楼阁、水边栈道隐现其间 。旅人正在依水向山中进发,人形虽小但意态欣然,已无冬季笼手缩颈之状 。
上高、中平、下深,三远兼备的状巍气势,生动的形象,精湛的笔墨和优美的意境,体现画家对山水的体悟 。
郭熙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灵动缥缈,后人称为“卷云皴” 。他画树枝也如蟹爪下垂,笔墨更为明快,叫作“蟹爪枝” 。有明显的灵动与不安定的感觉 。
【溪山清远图图像形态 溪山清远图】《万壑松风图》画中诸峰突兀,巍然高耸,顶天立地,占据了半幅画面,显得密密层层,却又疏松透气,四面生风;
满山的云气在层峦秀岭间缓缓骤起,悠悠升腾漂浮,映现于松林之上,透于群峰之间 。云气的留白极其亲切自然,又深具匠心 。不仅把群山的前后层次感清晰地划分,还使画面有了疏密相间的效果 。
悬瀑参差,飞越而下,聚在水口;传世而过,熙熙攘攘,哗哗啦啦,如同乐曲打破深山的宁静 。使大自然充满无限生机 。
满山松树,枝叶苍翠,仿佛能听到呼呼的松风声音,似乎能使观者感受到阵阵湿润的凉风扑面而来 。
但到了南宋,全景式山水的格局演变成一种更加生活化的边景山水 。由繁入简、由整体到局部、由宏大叙事到诗意小品……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踏歌是中国古代的民间歌舞形式,从汉唐及至宋代,都广泛流传 。舞者成群结队,以脚踏地,边歌边舞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雨景图片伤感一个人 雨景图片
- 谁是王思聪的妈妈图片 王思聪妈妈
- 海边|斯文·赫定:我已与中国结婚
- 为什么微信聊天记录不能长截图
- 清远玻璃桥叫什么地方
- 河图洛书的来源和含义
- 鸡爪槭图片 鸡爪槭
-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图片大全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 什么叫功能模块图
- 神奇宝贝伊布进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