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条河的工业史( 四 )


比商公司为推广民用电专门成立了分销处 , 深入租界繁华地区的商号进行游说 , 为商铺免费安装电灯 , 晚间灯火阑珊 , 不少市民前去看热闹 , 天津民用电照明由被动逐渐成为竞相装设 , 城市由此亮起来 。
“这台发电机是我们的镇馆之宝 。 ” 在电力科技博物馆里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博物馆综合管理专责张慧颖对采访人员说 , 这台发电机是日立110伏直流发电机 , 它反映了当时天津工业的发展水平 。 在这座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的博物馆里 , 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等高新技术手段 , 通过40多项科普互动项目、100多件电力“老物件” , 展示了世界电力发展史和天津百年电力文化 。
历经百年 , 天津的城市电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张慧颖介绍 , 20世纪70年代 , 天津相继建成了110千伏环网 , 以及老君堂—白庙220千伏线路 , 实现了天津220千伏电网与华北电网互联 , 天津电网建设逐渐进入快车道 。
近年来 , 天津电网加速向智能电网迈进 。 2011年 , 天津首座智能变电站──110千伏和畅路站投运 , 标志着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投运 。 智慧路灯、光伏路面、智慧公交车站、光伏座椅、无线充电汽车、智慧垃圾桶已经遍布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 。
从第一盏电灯的点亮 , 到现在利用互联网支撑城市能源变革 , 100多年的发展 , 天津电力运用现代话语 , 讲述着新时代的精彩故事 。

纱厂:百年前就是“时代弄潮儿”
12月15日 , 坐落于棉3创意街区的海河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 , 首展主题《当代及未来》 。 当具有百年历史的民国工业建筑群 , 与一幅幅当代绘画、雕塑、影像艺术的最新思潮相碰撞 , 一种独特的气质和美感在海河岸边蔓延开来 。
9月初 , 当海河美术馆执行馆长李裕君来到棉三 , 一下子被这片包豪斯风格的建筑、厚重斑驳的砖墙、那种岁月的沧桑感迷住了 。
“我们要在这片土地上 , 做最新潮、最前卫的事儿!”
撩开历史的帷幔 , 拂去岁月的尘埃 。 百余年前的此地 , 同样是领时代之潮流 , 这里集合了影响天津工业发展的两大纱厂 。
20世纪初 , 天津成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试验基地 , 兴办实业的浪潮风起云涌 。 裕大、宝成纱厂在海河岸边拔地而起 。
从建设开始 , 纱厂就走在了潮流的前端 , 邀请当时国内著名的建筑大师进行设计 , 兼具西洋与东洋的艺术风格 。 车间是砖红色的锯齿形屋顶 , 所有窗户都是从车间北侧起脊开窗 , 一天当中没有阳光直射 , 巧妙的设计 , 便于工人织布纺纱时操作 。
历史|一条河的工业史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