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人海之间|海岛奇珍:椰子的妙用( 二 )


“地产椰子索”
1330年冬 , 元代江西商人汪大渊从斯里兰卡抵达了马尔代夫 , 在这里过了一个冬天 。 汪大渊很自然地就注意到了用椰子壳纤维制作的马尔代夫特产 。 他说 , 马尔代夫“地产椰子索” , 可他并没有提到椰子索(椰绳)的用处 。 直到他谈到波斯湾的马船时 , 他才明确解释说 , 马船“不使钉灰 , 用椰绳板成片” , 这就清晰地指出了椰绳的功能 。 郑和宝船的通事(翻译)马欢则提供了更多的细节 。 他说 , 马尔代夫的椰绳 , “堆积成屋 , 各处番船上人亦来收买 , 贩往别国 , 卖与造船等用 。 其造番船皆不用钉 , 其锁孔皆以索缚 , 加以木楔 , 然后以番沥青涂之” , 而印度西海岸“古里国”(今卡利卡特) , 用椰子“外包穰打索造船” 。 郑和宝船中的巩珍大致复述了马欢的描述 , 不再赘述 。
十六世纪的黄省曾虽然未曾游历海外 , 但在提到古里时也注意到了椰子 。 他说:“其利椒、椰 。 椰子之种也 , 富家千树 , 以为恒业 。 其资用也 , 浆为酒 , 肉为糖、饭 , 穰为索 , 壳为碗 , 为酒食器 , 亦可厢金 , 木以架屋 , 叶以盖 。 ”以上大致是中文古籍中关于马尔代夫椰绳的记载 , 而中世纪以来中东、欧洲文献的相关记载就更多了 。
大约在公元1030年左右 , 阿拉伯旅行家阿比鲁尼(Alberuni)分享了他的观感 。 他根据出口的特产 , 直接把马尔代夫叫作“海贝之岛(the islands of cowries)” , 把拉克代夫叫作“椰绳之岛(the island of cords)” 。 实际上 , 这两个群岛几乎连在一起 , 很难区分 。 而椰绳和海贝一样 , 都盛产于马尔代夫 , 拉克代夫的产量是无法和马尔代夫相比的 。
马尔代夫椰绳在印度洋世界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 , 伊本?白图泰亲身的观察可以证明 。 比汪大渊晚了约十年左右 , 著名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登临了马尔代夫 。 他在岛上居住了一年半时间 , 因而对马尔代夫异常熟悉 。 马尔代夫的椰绳自然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椰绳由椰子壳制成 , “它的纤维细如发丝 , 纤维编织成绳索 , 他们不用钉子而是用这些椰绳造船;同时还当缆绳”;“马尔代夫的椰绳出口到印度、中国和也门 , 其质量远超麻绳 。 印度和也门的船只就用这些椰绳穿缝为一体 , 因为印度洋充满岩礁 , 铁钉钉成的船只如果碰上岩石 , 就会破碎 , 而椰绳连接的船只 , 有一定的弹性 , 即使撞到岩石 , 也不会碎裂 。 ”作为一个海上航行很久的旅行家 , 伊本?白图泰当然有资格评论和赞赏马尔代夫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的椰绳 。 有一次 , 伊本?白图泰从Fattan(或许是南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的Devipatam)登上了八艘船中的一艘 , 向也门进发 。 我们大致可以判定 , 他乘坐的就是由马尔代夫椰绳、椰板制造的“无钉之船”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