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食|京杭大运河纤夫的生计与制度

摘要:纤夫是运河漕运过程中必需的牵挽人力。明清时期,因应赋役制度变化和漕粮运输需求,纤夫有三种来源,一是驿站(水驿)纤夫,属夫役之属;二是州县临时雇募纤夫;三是漕帮雇募纤夫。纤夫的管理、组织形式因来源不同而分属驿站、州县和漕帮;其工食的数量与劳作时间长短,则由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河道情况、漕运制度和经济水平来确定。漕运畅通时期,处于社会底层的纤夫群体与运河之间形成了多种关系,包括制度内的义务、经济上的依靠和治安中的动乱等。在这样的关系之中,我们对运河与区域社会关系的界定,应该脱离利弊论的功能框架,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因时因地”地进行讨论。
明清京杭大运河漕粮运输过程中,需要大量纤夫牵挽,纤夫拉纤是保障漕运的重要一环:同时纤夫地位低下,“类皆无业游民”,在整个漕运过程中又看似微不足道。历史文献呈现了运河与纤夫的两种关系:一是纤夫受累于拉纤,二是纤夫得益于拉纤。在以往学术研究中,这种关系往往被赋以二元价值判断,即运河“促进”或“阻碍”了其流经区域社会的发展。
目前,有关纤夫的研究较为薄弱。黄仁宇、李文治等的漕运专著《明代的漕运》《清代漕运》中虽有关于纤夫的描述,但都以漕运为主体,纤夫的数量和作用是其讨论的重点:戴鞍钢《清代漕运盛衰与漕船水手纤夫》讨论了“漕运水手和纤夫在漕运由盛转衰后的遭遇和动向”,突出了一个更大的漕运与近代化的主题。本文仅以纤夫群体为重点,讨论他们微不足道身份背后的数量、来源、工作方式,以及他们举足轻重作用实施过程中所反映的漕运制度与区域社会的变化,进而管窥制度权力交织运作与区域社会变迁。
数量与来源
不同区域,不同河段、不同时期行船所需纤夫数量各异。大运河江北地区多为人工河道,且受黄河、淮河、卫河等河流影响较大,闸、坝较多且河道较易淤浅,所用纤夫最多。江南水网发达,水量较大,运河淤浅相对较少,但也需要纤夫。具体到每船纤夫的数量,亦无定数,但从道光十九年的情况来推理,若一只船需要十名左右纤夫,运河上航行的所有官民船只所需纤夫数量相当可观。
严格意义上说,纤夫并非一个职业,不管是长纤或者短纤,数目如此庞大的纤夫都由农民或者无业游民转化而来。长纤和短纤,并不以时间作为划分标准,而是以存在方式作为划分依据。“长纤者”,是指驿站囤养的纤夫:短纤则是指临时被雇募的纤夫。长纤是运河上水驿的额编夫役,来自运河沿线州县。此种纤夫的数量视驿站所在河段水道情况而定,若所需纤夫数额较大,也会由其他州县协济。驿站纤夫或“应付不敷”或无应募之人,往往不能满足需要,“乃募于民,计里授值”,因此大量地方民众成为临时短纤。短纤来源有三:一是驿站雇募之纤,指驿站在额设浅夫之外,再雇募纤夫。二是州县临时雇募之纤。三是漕船雇募之纤,乾隆二十四年时为防止沿河兵丁把持包雇纤夫,令漕船自行雇募。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