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为什么上海是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 三 )


起死回生的瑞幸 , 让资本看到中国咖啡市场的可能 。
《2021年中国消费者喝咖啡习惯调查》报告显示 , 作为成瘾性饮料 , 咖啡复购率占到60.3% 。
今年以来 , 除瑞幸咖啡再获2.5亿美元融资外 , Manner、三顿半、M Stand、Seesaw、时萃、鹰集咖啡等新品牌中的佼佼者 , 也成为资本的新宠 。
今年最受人瞩目的Manner , 自2020年12月24日以后的半年内已连获4次融资 , 目前估值达到28亿美金之多 。 M Stand、三顿半最新一轮的估值也均在40亿元以上 。
而它们身后的资方 , 既有红杉中国、高瓴、IDG资本这样的头部VC/PE , 也不乏腾讯、美团、字节跳动、哔哩哔哩等互联网巨头 。
不少分析认为 , 瑞幸咖啡和Manner等新品牌咖啡店 , 都是切中间的价格带 , 用小店模型去切入市场 , 让咖啡变成日常喝的零售化产品 。
对于快消咖啡的快速扩张 , 独立咖啡馆店主们心情复杂 。
他们的一致观点是 , 是他们而不是快速扩张的快消咖啡 , 更能代表上海的咖啡文化 。
“对瑞幸这样的快消咖啡 , 我们很多客户都喝过 , 为什么到后面还是选择我们 , 就是感觉不好喝 。 快消咖啡摊大之后 , 肯定需要漂亮的报表 , 往后往往会压缩成本 , 这样怎么保证口感”?独立咖啡店主吴毅说 。
吴毅认为 , 像他这样的独立咖啡馆 , 都是一些老客人 , 大家像交朋友一样 , 每天过来聊聊天 , 喝一杯咖啡 。 这样的感觉 , 资本催生的连锁店 , 是做不到的 。
在他看来 , 独立咖啡店本身是一个社交空间 , 有特色的店面 , 不会因此而消亡 。
“独立咖啡馆会不会受到冲击?那显然是会的 , 因为瑞幸们把咖啡消费中用来喝的那部分提炼 。 又有多少独立咖啡馆 , 能完全依靠社交功能支撑?” 张毅说 。
饱和的老城与待开发的新城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 , 开独立咖啡馆 , 是一种一不小心就能从中产彻底回归无产的生意 。
独立咖啡馆店主古黎说 , 他开咖啡店的那条街 , 疫情之后 , 一下子冒出了多家新咖啡店 。
据他了解 , 疫情之后 , 回国没事做 , 手里又有一点小钱的本地人 , 都开了咖啡馆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2021年年初至今 , 以工商登记为准 , 国内已新增超1.8万家咖啡相关企业 。
疫情带来的咖啡馆快速增长 , 让人始料未及 。
王振东说 , 上海咖啡馆看似数量多 , 但是选址高度集中 。 他说 ,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那几条街和大学城附近 , 生意特别好 , 基本上集中在浦西 。 其他地方单店营业额并不乐观 。
据第一财经测算 , 在上海的中心城区 , 有两片沿着延安高架南北两侧展开的典型咖啡馆聚集区 。 北侧的聚集区以南京路为核心 , 从外滩一直延伸至静安寺 , 呈条带状聚集;南侧则以淮海路中段为核心 , 并向南扩展至复兴中路 , 连片聚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