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文旅深度观察(七)| 实探丹寨扶贫小镇:没有房地产托底,借非遗“蝶变”特色文旅样本( 五 )


陈利|文旅深度观察(七)| 实探丹寨扶贫小镇:没有房地产托底,借非遗“蝶变”特色文旅样本
文章图片

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陈利 摄
“非遗的活力需要靠市场带动 , 要想更好地传承非遗 , 应适当进行资源化、集中化发展 , 进入现代生活 , 融入现代旅游 。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曾在首届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上表示 , “丹寨就是非遗和旅游产品的集合 , 既有物质文化的体现 , 也有非物质文化的集中 。 ”
“丹寨万达小镇的成功 , 背后有很多综合因素的推动 , 不可能一蹴而就 。 ”在《特色小镇》作者、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孙文华博士看来 , 特别是在各地都在搞特色小镇时 , 差异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 “而非遗正是丹寨区别于其他小镇发展的一大亮点”。 与此同时 , “要实现充分挖掘地方自然资源以及文化资源特色 , 形成吸引力 , 然后通过持续性运营获得持续性的经济回报 , 从而形成良性发展”。
此外 , 根据万达集团和丹寨县最初订立的规则 , 小镇营收均属丹寨县所有 , 万达仅派出商管集团帮助小镇进行统一运营管理 。 尽管小镇每年都会接收来自万达的注资 , 但如何实现自身造血盈利 , 是小镇运营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
“每天早上小镇会召集商户开晨会 , 根据游客消费习惯对小镇的业态比例进行调整 。 ”小镇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 , 运营方还会实时掌握商户的运营状况 , 对经营状况不好的商户进行帮扶 , 如对其店面陈设、销售方式进行改良等 。
形成聚集效应:从“包县扶贫”到“支持致富”
随着网红小镇品牌的持续传播 , 越来越多的企业、游客注意到了丹寨的韵味和价值 , 丹寨周边的旅游资源也陆续得到开发和关注 。
“小镇开业之前 , 就算是贵州省内的人对丹寨也是知之甚少 , 基本没有游客来这边 。 ”丹寨万达小镇工作人员、水族姑娘莫太莉的体会尤其深刻 。
陈利|文旅深度观察(七)| 实探丹寨扶贫小镇:没有房地产托底,借非遗“蝶变”特色文旅样本
文章图片

具有当地特色的小镇建筑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陈利 摄
【陈利|文旅深度观察(七)| 实探丹寨扶贫小镇:没有房地产托底,借非遗“蝶变”特色文旅样本】2013年 , 莫太莉刚到贵阳上学 。 “当时去学校的时候 , 同学听我们说话都觉得是苗语 , 也不知道丹寨在哪里 , 都觉得我们这里交通不发达 , 甚至没有车到这边 。 ”莫太莉说 , 万达来了之后 , “云上丹寨”“游丹寨就是扶贫”被传播得越来越广 , 丹寨也被更多人所知 , “越来越多的大学同学来这边旅游”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