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王笛:在成都古城发现平民历史的连续性( 七 )


王笛:微观历史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 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资料的困难 。 如果我们研究思想史、政治史 , 以及政治人物、战争、事件、国家和意识形态等等所谓重大课题 , 我们有比较系统的资料 。 然而微观历史是关于普通人的历史 , 而过去中国历史学对普通人根本不关心 , 认为研究他们是没有意义的 , 这就造成了我们今天要研究这些群体 , 研究日常生活所面临极大的困难 。 在西方 , 特别是研究中世纪的欧洲 , 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 因为有宗教裁判所档案 , 那些事无巨细的审讯记录 , 成为微观史挖掘的金矿 , 所以微观史从意大利和法国产生 , 也就不奇怪了 。
要想写作中国的微观历史 , 寻找资料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 就是从档案、地方文献、报刊资料中去一点一点地挖掘和筛选 。 正如你提到的《茶馆》《袍哥》这些研究 , 资料的来源都非常广泛 , 但是又非常零散 。 虽然也有大量资料来自档案 , 但是档案馆中从来也没有专门的茶铺的全宗 , 必须从浩如烟海的各种记录中去耙梳 。 除了通过田野考察去弥补 , 有的时候甚至还不得不使用文学的资料 。
通过千辛万苦把资料收集到手之后 , 我们还面临着怎样选取、使用以及解读资料的困难 。 不能说到手的资料就是记录了真实的历史 , 在使用这些资料的时候 , 我们必须要了解资料形成的过程 , 谁记录的 , 怎样保存下来的 , 这个资料是否存在偏见和歪曲等等问题 。 我从来就认为 , 资料只是一种文本 , 而不是历史本身 , 要转化为历史还必须经过我们的解读、建构叙事以及分析 。 而且每一个研究者 , 对一条资料 , 完全有可能给予不同的解读、建构不同的叙事和做出不同的分析 。 特别是关于大众文化、日常生活和普通民众的资料 , 很难有完全的共识 , 我们甚至不能奢望每一种描述都是准确的 。 但是我们可以相信这些记忆所展示的普通民众和日常生活 ,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 反映了真实的社会面貌 。 当然我们在写作的时候 , 一定要分清记载和历史本身的界限和距离 , 在使用这些资料的时候要非常小心 , 特别是要考察这些资料在多大的程度上歪曲了、在多大的程度上是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 。
《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 , 王笛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8年10月 。
新京报:我注意到茶馆在抗战时期呈现的面貌发生了很多变化 。 战乱、革命往往带来人口的大范围流动 , 政治生态也发生着剧变 , 这些都会深刻地作用于地方文化 。 从你对成都的研究来看 , 战乱、革命对我们国家的地方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
王笛:的确 , 在这本书里面 , 我用了比较大的篇幅讲抗战时期的茶铺的日常生活 , 描述了抗战爆发后 , 许多逃难文人在成都茶铺里如何找到了一丝慰藉 , 战乱中人们如何还存在着信任 , 小商业为什么还是城市的经济支柱 , 穷人也有在茶铺里休闲的权利 , 妇女如何在茶铺中受到排挤 , 茶铺如何就是一个公共论坛 , 以及国家在战时茶铺中的角色 , 等等 。 这些问题 , 其实都反映了哪怕就是在那个动荡的时期 , 茶馆仍然起着稳定人心的作用 , 仍然能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服务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