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王笛:在成都古城发现平民历史的连续性( 二 )


街头的茶馆 , 神秘的袍哥 , 这些关注社会底层、边缘生活的话题都是1995年王笛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时原本拟定的论文题 。 囿于史料获取的难度 , 最后他的博士论文选择了另一个相对好操作的有关街头文化的议题 , 最终也作为专著出版(《街头文化》) 。 在赴美攻读博士前 , 王笛完成了《跨出封闭的世界》 , 这一研究着重探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
在赴美攻读博士前 , 王笛完成了《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有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 , 用他自己的话说 , 这个研究“视角还是相对宏观” , 关注的话题涉及这个区域内的生态、社会、城市、乡村、经济、人口等多个方面 , 时间跨度也从清初一直写到了辛亥革命 。 最为重要的 , 是这一研究着重探讨的问题是“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 换而言之 , 其默认的前提 , 是用一种积极而正面的态度看待现代化的进程 。
经过博士期间的训练 , 王笛试图超越《跨出封闭的世界》中的研究视野 。 王笛逐渐放弃了这种多少有些精英主义的历史书写 , 转而寻求“走向中国社会的底层” , 关注普通人的历史 。 对于身处顶尖大学的学者来说 , 这其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 包括斯皮瓦克在内的许多学者 , 都曾质疑过所谓“底层民众”发声的可能 。 相较于可见度更高、多由精英书写的主流历史 , 挖掘那些被遮蔽的“历史微声”又是否可能?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10月29日专题《山海故人》的B04 。
我在中国访古迹 , 跨山越海只为看到你最古老的样子
谢湜:在浙江海岛寻找日常与非常
罗新:如果年轻时接触了旅行文学 , 我的人生或许会改变
采写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刘亚光
01
对田野调查来说 ,
共情是必要的
新京报:包亚明的《上海酒吧》可以看作是《茶馆》的一个有趣的对照 。 成都的茶馆和上海的酒吧 , 都具有某种公共空间的属性 , 但一个代表着一种庶民文化 , 一个则是典型的消费文化象征 , 风格迥异 。 我们都知道 , 酒吧的文化 , 在当下我们是可以直接去亲身感知到的 。 但你写的茶馆文化 , 可能更多已经属于一段历史 。 我们应该怎样去研究一段历史中的“空间”?
王笛:同样研究一个空间 , 历史学和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是不同的 。 历史学主要是通过文献去研究 , 去接近那个空间 。 当然 , 这种间接性确实让我在研究茶馆的时候怀疑是否能够找到充分的资料和文献 。 研究初始阶段 , 茶馆相关的文献非常难找 , 因此实地考察就成为必不可少 。 虽然我所研究的茶馆已经成为了历史 , 但是这种历史不可能完全地消失 , 它的基因仍然存在于今天 , 还活在人们身上 , 文化的烙印并不是那么容易地就抹去的 。 所以我就像人类学家那样孜孜不倦地进行田野考察 , 也就是到现存的老茶馆中去寻找过去 , 去拜访经历过旧时代的老人们 , 做采访和口述 , 得到了非常多的当年茶馆中的细节 。 我的田野调查开始于1997年 , 到2003年基本结束 。 不过 , 在那之后 , 还是习惯性地见到茶馆会做一些调查和照相 , 包括今年夏天到成都 , 还搜集了新的资料 , 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人物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