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在莫高窟,看最美敦煌

进入敦煌之前,让我们先将时光倒转,回到1907年,一个对敦煌的近现代历史意义复杂的时刻。这年初春,一位名叫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的探险家,穿越荒凉的罗布泊盐碱大漠和戈壁荒漠,沿着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的古道,从阳关进入敦煌。那时,从新疆前往敦煌的交通还像古代一般不便利,骆驼、马匹和毛驴仍是主要交通工具,到达此处是一场漫长艰辛的旅程。那也是一条法显从敦煌出发向西前往印度取经的险路,依旧“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敦煌|在莫高窟,看最美敦煌
文章插图
斯坦因与他的探险队此时,敦煌已被尘封和忘却了几百年。经历了隋唐和元帝国的繁荣之后,河西逐渐失去了昔日光彩。15世纪大航海时代开拓的海上贸易航道,使得陆地交通要道逐渐失去了荣光。到了明朝嘉靖三年,更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到关内,废瓜州、沙州。此后200多年,敦煌旷无建制,逐成“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斯坦因为什么会长途跋涉来到敦煌,这个对他来说如此遥远,在当时默默无名的沉寂小县城?是何种力量,以及什么线索,牵引和召唤着斯坦因来此处?在他意识的版图中,敦煌位于何处,具有何种含义?实际上,19世纪末,许多西方探险家都已经开始注意到敦煌莫高窟,在斯坦因之前就走访过敦煌。然而,莫高窟广为人知,与后来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有关——那时,还无人知道它的存在。敦煌|在莫高窟,看最美敦煌
文章插图
远眺敦煌莫高窟 | 黄宇 摄斯坦因身处19世纪的欧洲考古学历史热潮中。1862年,他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青年时求学于德累斯顿、维也纳、莱比锡、图林根等地,学习古印度文字和古代东方语言学等专业,后留学英国。1887年,他博士毕业后到印度工作,曾在旁遮普担任拉合尔东方学院院长。印度当时是英国殖民地。从1876年至1926年,50年间进入中国、密集往来于西北的考察队、探险队、测量队,约有42支。法国旅行家杜特义·德·兰斯在一份报告中提及,他在库车偶然得到了一些古代梵文的桦树皮古卷的残余碎片,与和阗有密切的联系,“其中包含了一种早期印度语言和文字书写的某个佛教经文,其年代可以上溯到公元1世纪。它与已知最古老的印度抄本极其相似”。这个发现引起了专门研究古印度语的斯坦因极大的兴趣。1896年冬,瑞典人斯文·赫定经过和阗所在大漠中两处被掩埋的废墟地带的旅行,让斯坦因确信自己的想法可行。他认为,赫定的报告已足以证明古遗址的存在,值得提前去发掘。1897年春,他萌发了来新疆和阗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念头。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