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立一个羽念什么名字 一个立一个羽念什么( 四 )


一个立一个羽念什么名字 一个立一个羽念什么

文章插图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
诏书要点有四:其一 , 斥责“诸葛亮弃父母之国 , 阿残贼之党 , 神人被毒 , 恶积身灭 。亮外慕立孤之名 , 而内贪专擅之实 。刘升之
(将刘禅误称之为刘升之)
兄弟守空城而已” 。其二 , 攻击“
(诸葛)
亮又侮易益土 , 虐用其民 , 是以利狼、宕渠、高定、青羌 , 莫不瓦解 , 为亮仇敌 。而亮反裘负薪 , 里尽毛殚 , 刖趾适履 , 刻肌伤骨 , 反更称说 , 自以为能 。行兵于井底 , 游步于牛蹄” 。其三 , 吹嘘魏军英勇善战 , “王师方振 , 胆破气夺 , 马谡、高祥 , 望旗奔败 。虎臣逐北 , 蹈尸涉血” 。其四 , 号召“巴蜀将吏士民诸为诸葛亮所劫迫 , 公卿已下皆听束手” 。虽然诏书对诸葛亮肆意攻击、污蔑、丑化 , 但也反映了曹魏君臣对诸葛亮北伐的畏惧 。否则 , 曹叡何至于以九五之尊的皇帝身份 , 对敌国丞相进行声讨 。
为何司马懿能最终战胜诸葛亮呢?
诸葛亮病故是蜀汉政权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诸葛亮之后 , 虽有姜维的小规模北伐 , 但已构不成对曹魏的威胁 。从这个意义上看 , 司马懿是最终的胜利者 。
一个立一个羽念什么名字 一个立一个羽念什么

文章插图
司马懿 , (179年—251年9月7日) , 字仲达 , 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 。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 , 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
为何司马懿能最终战胜诸葛亮呢?笔者试作如下分析:其一 , 司马懿高度重视粮食与战争的关系 。他提出“灭贼之要 , 在于积谷” , 主张大力开展屯田 , 发展经济 , 为战胜蜀汉奠定物质基础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 , 陇右无谷 , 司马懿难以抵御诸葛亮进攻 。诸葛亮退兵之后 , 司马懿抓紧诸葛亮不来进攻的三年时间 , 从冀州迁徙农夫到战区上邽一带屯田 。在他的推动下 , 陇右通过屯田 , 储备了较多的军粮 。司马懿把积谷之地看作是必争之地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 , 出武功 , 屯兵渭南 。魏国众将企图防御于渭北 , 但司马懿鉴于百姓、粮食积聚在渭南 , 遂不听众将意见 , 渡过渭水 , 在渭南背水屯营 , 认为积谷所在之处 , 就是同敌人争夺之处 , 不可轻易放弃 , 不能让粮食落入对方之手 。
诸葛亮屯兵五丈原 , 魏明帝认为诸葛亮军远道而来 , 利在急战 , 每令司马懿持重 , 静观蜀军之变 。司马懿坚决维护并执行这一持久方针 。他认识到 , 自己野战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 但可利用蜀军粮食困难、需长途运输的弱点 , 坚壁不战 , 迫使其粮尽退兵 。他甚至可以接受诸葛亮赠给他的巾帼服饰 , 忍受敌人暗示他不是男子汉的嘲笑 。
其二 , 《孙子兵法》强调 , 用兵打仗 , 必须“知己知彼” 。相对而言 , “知己”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关键在于“知彼” , 也就是要熟悉敌方将帅 , 以便掌握其情况 , 摸清其意图 。司马懿对诸葛亮了解得很透彻 , 他指出:“诸葛亮多谋而少决 , 志大而不见机 , 好兵而无权 。”又预料诸葛亮第四次攻魏退兵后 , 下次攻魏不会再攻城 , 将改为野战 , 出兵必在陇东 , 不在陇西 。诸葛亮每以粮少为恨 , 回去后一定积谷 , 非三熟不能再有行动 。这些判断 , 都很准确 。他向蜀军使者询问诸葛亮生活起居和公事繁简 , 不问军事 , 从了解到的情况中 , 他预测诸葛亮活不长久 , 结果也被言中 , 说明他遇事注意抓住敌方将帅的要害问题展开调查 。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退兵后 , 司马懿巡行了诸葛亮的遗垒 。军师辛毗认为 , 诸葛亮是否已死 , 尚未可知 。司马懿判断 , 军家所重视的 , 是军书密计 , 兵马粮谷 , 现在都抛弃了 , 难道有人丢了五脏可以生存吗?认为诸葛亮必死无疑 。魏军追到赤岸 , 便得到诸葛亮已死的确切消息 。从辛毗、司马懿两人作出的不同判断中可以看出 , 司马懿正是熟谙兵机 , 善于根据敌人行动的规律作出判断 , 才摸透了敌方将帅的真实情况和意图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