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立一个羽念什么名字 一个立一个羽念什么( 二 )

裴松之认为这一记载不可信 , 他提出了四点理由进行反驳:第一 , 阳平关在汉中 。诸葛亮屯兵阳平关时 , 司马懿尚为荆州都督 , 镇守宛城 , 至曹真死后 , 才开始与诸葛亮于关中相抗衡 。曹魏曾派遣司马懿从宛城由西城伐蜀 , 碰到天降大雨 , 无功而返 。在此前后 , 并无在阳平关交兵之事 。第二 , 就如郭冲所言 , 司马懿既率二十万大军 , 已知诸葛亮兵少力弱 , 若怀疑其有伏兵 , 完全可以设防持重 , 何至于将大军撤走呢?第三 , 《三国志·魏延传》云:“
(魏)
延每随
(诸葛)
亮出 , 辄欲请兵万人 , 与亮异道会于潼关 , 如韩信故事 , 亮制而不许 。延常谓亮怯 , 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诸葛亮尚不许魏延单独统率一万人的军队 , 岂能如郭冲之言 , 使其他将领率重兵在前 , 而自己率领轻弱之军呢?第四 , 郭冲对扶风王司马骏讲话 , 彰显他父亲司马懿的短处 , 这是对子毁父 , 在道理上是讲不通的 。
裴松之的责难是有道理的 , 事实上 , 诸葛亮并没有摆过“空城计” 。街亭之役 , 魏军主帅是张郃 , 而非司马懿 , 那么司马懿此时在哪里呢?《资治通鉴》卷71言之甚明 , 街亭之战爆发于“太和二年春 , 正月 , 司马懿攻新城 , 旬有六日 , 拔之 , 斩孟达 。申仪久在魏兴 , 擅承制刻印 , 多所假授 , 懿召而执之 , 归于洛阳” 。原来 , 当诸葛亮率众与张郃激战于街亭之时 , 司马懿远在数千里以外的洛阳 。所以 , 孔明吓退司马懿是“关公战秦琼”的喜剧 。郭冲五事 , 陈寿著《三国志》不采 , 孙盛、习凿齿等史家皆不予理会 , 裴松之引而辨其非 , 所以它的可信度是不高的 , 至于其中的空城计更是子虚乌有 。
司马懿第一次统领大军伐蜀 , 是在魏太和四年
(230)
。在这之前 , 诸葛亮已进行了三次北伐 。兹简述如下:

魏太和元年
(227)
三月 , 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 , 顿兵沔阳(今陕西勉县)
。翌年春 , 诸葛亮扬声走斜谷道取郿城 , 令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 , 自己率大军攻祁山(今甘肃礼县)
。蜀军所向披靡 , 凉州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继叛魏 , 响应诸葛亮 , 魏天水郡参军姜维也投降蜀汉 。魏明帝闻之震惊 , 他迅速从洛阳赶赴长安 , 坐镇后方 。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诸军 , 驰援郿城;又命右将军张郃率军五万前往祁山 。张郃大破蜀先锋马谡于街亭(今甘肃庄浪)
 , 诸葛亮进无所据 , 乃拔西县千余家退还汉中 , 第一次北伐失败 。诸葛亮退还汉中后杀马谡 , 上疏请自贬三级 , 以右将军行丞相事 , 所总统如前 。曹真击败镇守箕谷的蜀将赵云、邓芝 , 乘机收复天水等三郡 。曹真预测诸葛亮再出兵将攻打陈仓 , 故派将军郝昭守陈仓
(今陕西宝鸡市东)
 , 以防蜀军 。吴鄱阳郡太守周鲂伪降于魏 , 魏大司马曹休率十万兵攻吴 , 至石亭 , 被东吴大都督陆逊所败 。是年冬 , 诸葛亮趁魏兵东下 , 关中虚弱之机北伐 。诸葛亮兵出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
围攻陈仓 , 为魏将郝昭所拒 , 诸葛亮劝降不成 , 而又粮草不继 , 不得已退还汉中 。魏将王双来追 , 被斩 。是为诸葛亮第二次伐魏 。魏太和三年
(229)
 ,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 诸葛亮遣将军陈式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
、阴平(今甘肃文县)
。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 , 诸葛亮率军至建威 。郭淮见诸葛亮突然来到 , 惧后路被切断 , 便紧急撤退 , 蜀军顺利占领二郡 。诸葛亮安抚了当地的氐人、羌人 , 然后留兵据守 , 自己率军回汉中 。这是诸葛亮北伐以来所取得的一次较大胜利 。因成功夺取武都、阴平二郡 , 刘禅下诏恢复诸葛亮的丞相职务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