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作为一部千古流传的人文经典,其内容之丰富,其思想之深刻,任何归纳与概括的企图,都不免显得简单与粗暴,难逃鲁莽灭裂之讥 。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静下心来,细读文本,入其壸奥,深造自得,方可左右逢其源 。任何经典的经典性,都是在不断“温故而知新”的文本细读之中逐步开拓与彰显的 。
■程水金
《尚书》是中国古代有关国家治理的重要经典文献 。由于时代之久远,流传之复杂,更兼利禄的诱惑与名位的刺激所引发的派别支分乃至作伪售奸,因而在篇数的多寡、传本的谱系、篇目的真伪诸多方面,发生了不少无厘头的纠葛 。宋明以来的学人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作了深入细致的多方研究,获得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学术结论,为我们正确地研读《尚书》开辟了道路 。当然,也毋庸讳言,尽管在诸如为明清学人论定的“伪古文《尚书》”是否有其可靠来源之类个别问题上,当代学术界容或存在着些许不同意见与看法;但是,总体说来,自汉初流传至今的二十八个《尚书》篇目,是今天研读《尚书》这部上古经典唯一可靠的文本依据,这是无可争议的客观事实 。
然而,在当代中国社会一方面是普罗大众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而另一方面是学术界不中不西的畸形人文环境之下,如何使《尚书》这部“佶屈聱牙”的古代经典,既能为一般非专业的普通读者易于接受,又能最大限度地继续发挥其无可替代的文化功能,这应该是当代学人研治《尚书》的根本目的,也是摆在学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这一薪尽火传、守先待后的当代学术使命,一言以蔽之,则如题所示:“今日我们如何读《尚书》?”
不过,严格说来,这个命题实则包含着两个不同的意义预设,即“读什么”与“怎么读” 。前者指向意义与价值,后者指向方法与路径 。当然也不可否认,意义与价值既依赖于方法与路径的开掘,方法与路径也取决于文本本身潜在的意义与价值 。
准此,根据《尚书》文本的特殊性质,可有文学的、史学的、经学的三个不同路径,由此而开掘《尚书》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及其经学价值 。当然,三个不同的路径及其相关价值并非相互割裂而是彼此兼容的 。而且三者之间又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价值及其路径依赖,也就是说,《尚书》的经学价值,是要通过其自身的文学价值与其固有的史学价值加以彰显的 。之所以分而为三,不过取便于叙述而已 。请尝试以言之:
第一,文学路径与文学价值 。传世的二十八篇今文《尚书》,“上纪唐虞,下至秦缪”,各篇皆具独立的内容与完整的形式,因而视之为东西二周的文章总集,大抵是没有异议的 。而且,无论其述言叙事,还是表情达意,就其章法之绵密与言语之技巧而论,称之为千古文章典范,亦不为过 。
首先,《尚书》的每一篇章,无论典谟之文,抑或诰誓之体,皆具统一的主题与完整的结构,而且上下关联,前后照应,文气贯通,章法绵密 。如《尧典》,以远古传说时代“选贤与能”的“君主禅让”为核心政治价值,又以“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的官吏铨选考评制度通贯于文章始末 。不仅将帝舜时代的“奋庸熙帝之载”及“亮采惠畴”,与帝尧时代的“畴咨若时登庸”及“畴咨若予采”前后相贯;且其间帝尧命四岳“庸命巽朕位”以及让虞舜摄行天子事而命其“三载,汝陟帝位”,无不以“三载考绩”之“若时登庸”的“时”字作关联与照应,从而使文章形成自我完足的逻辑结构以及自洽自解的言说统系 。而且,其章法之谨严,文辞之精当,可从句法与用语上准确推断经义 。例如,舜起用(“奋庸”)禹稷等十六位新人参政任职一节,即可为证 。舜所命分为四组,每组首命之人必有所推让 。而舜或许其让,或不许其让 。若许其让者,则必说,“好吧,去吧,你们要互相协调配合”(“俞,往哉,汝谐”) 。若不许其让者,则说,“好了,你就前往上任吧”(“俞,汝往哉”),或说,“好了,前往谨慎履职吧”(“俞,往钦哉”),且对其所让之人亦各有另行任命 。然注家罔顾文例,以致对帝舜所命人数不得其解,乃至为其误解百般辩护 。此外,由于历来经注家受伪古文割《尧典》后半为《舜典》之误导,不知联系帝尧“畴咨若予采”以解读帝舜“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所以众说纷纭,皆不着是处 。
《皋陶谟》亦以“允迪厥德,谋明弼谐”为通篇“文眼”,既强调君主与臣工应有的基本素质,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应当各自发挥其不同的政治作用;同时还强调君臣应当亲密无间,相互平等,只有同心协力,乃可“率作兴事” 。其间无论是皋陶倡言“九德”以逐级擢拔人才入官,还是大禹身勤治水,“荒度土功”,皆是围绕“在知人,在安民”的治理目标,以人事的努力“敕天之命”,代替上天行使国家治理的天赋职能 。文章之末,虞廷赓歌,君臣之间当如元首与股肱一体相须而精诚协作,双方以此互勉,与开篇“允迪厥德,谋明弼谐”的主题遥相呼应 。整个文章,首尾一气贯注,主题鲜明突出 。据此内在的逻辑理路,知前人注解“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一节,皆不得要领,其误不可以道里计 。至于《尚书》其他篇目,无论是长篇大制如《康诰》与《酒诰》,如《多士》与《多方》;还是小幅短章如《汤誓》与《牧誓》乃至《高宗肜日》与《西伯戡黎》,莫不具有完足的内在逻辑结构与自洽的自身言说统系 。以此为据,可以发现与纠正历来经注家许多错误与曲解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洗衣机内胆下面有水怎么办
- 养生壶怎么做酸奶
- 羽绒服上有黑斑怎么洗
- 新锅糊了怎么清洗
- 新鲜青豆怎么做来好吃
- 柿子怎么弄熟
- 考试没考好心里好难受怎么办
- 红鱼晒干后怎么做好吃
- 公积金提前还贷怎么操作
- 怎么清洗空调出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