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制战略隐身轰炸机有哪些技术难点?着重向哪些方面发展?

前一阵中国完成了路基中段反导实验 。大家一定要明白 , 现在已经2021年了 , 航母也好隐身轰炸机也罢 , 不算高科技 。大气层外 , 一颗弹头以十几倍的音速飞行 , 在地面发射一枚导弹 , 把它打下来 , 在这个年代 , 才能称得上高科技 。弹头也就是煤气罐那么大 , 但放到太空背景 , 无异于花生米 , 再加上十几倍音速 , 把它打下来……这里面的科技含量是航母、隐身机不能比的 。
反导、反卫星、空天飞机……以及咱们看不见的一些东西 , 这些是国家级的高科技 。至于航母、隐身轰炸机……这都是部级的高科技 。不在一个层面 。
以B2为例 , 它最大的特点是飞翼布局 。这是高科技吗?不是 。
飞翼布局看着很科幻 , 实际上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 。100年前 , 人类就已经开始研究这种方案 。二战末期 , 德国搞了飞翼布局的轰炸机 , 感觉是外星科技 , 但在他之前 , 美国的诺斯罗普公司已经有了类似成果 。而且技术比德国的更先进 。
一九二几年到一九七几年 , 在这五十年间 , 人类已经明白 , 不用机翼 , 把机身做成一大片三角形 , 就能飞起来 。
但这期间有个难题解决不了:飞控 。这种布局的飞行器飞起来非常难控制 。但到了八十年代 , 计算机技术获得进步 。可以用计算机参与驾驶 , 快速处理复杂情况 。飞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是隐身战略轰炸机最大的难点 。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 在计算机的加持下 , 人类就已经能稳定、安全、可靠的操控飞翼布局的飞行器了 。有了这个基础 , 美国顺理成章地打造出B2隐身轰炸机 。
但别忘了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 。这四十年科技、计算机、人工智能又有了多大进步?得是N倍 。飞翼布局 , 百年前开始探索 , 六十年前已经比较成熟 , 四十年前 , 投入实用 。以中国现在的科技 , 做这东西难吗?
不难 。
攻击11是飞翼布局 , 已经投入现役 。是经过部队、国家验收的装备 。说明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这种气动布局和飞控软件 。更主要的:攻击11是无人机 。其他公司也有飞翼布局的无人攻击机 。不用人都能进行飞行、作战 , 开发轰炸机 , 里面再坐两名飞行员 , 大活人 , 负责操控飞行 , 肯定更容易 。
所以 , 中国的轰20是有人机还是无人机 , 都不好说 。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无人驾驶 。
因为隐身轰炸机和攻击11的任务、定位、性能都是非常接近的 。都是用来对地攻击 , 发射导弹、投掷炸弹 。都是隐身 。而且对机动性能要求都不高 , 不是像战斗机那样和敌机打空战 。都是隐蔽飞到敌人头顶 , 炸完赶紧撤 。隐身轰炸机和攻击11比 , 就是体积放大 , 作战半径加大、载弹量加大 。其他方面的不同很少 。
有攻击11的基础 , 完全可以做出隐身无人轰炸机 。
而且中国飞翼布局的无人机不是攻击11一款 , 还有天鹰、彩虹7、暗箭、无侦8……说明已经充分掌握了飞翼布局的技术 。
飞翼布局属于先天契合隐身 。它的造型直接就隐身 。所以在飞翼的基础上搞隐身就容易多了 。不用像F117、F22、F35、歼20那样 , 费尽心思研究隐身 。飞翼布局是只要做出来 , 自然就隐身80% 。背部进气 , 发动机喷口修饰一下 , 不难实现 。
但B2毕竟是四十年前的飞机 , 受当时技术限制 , 在隐身上面使了很大的笨功夫 。为了隐身 , 一层一层地刷吸波涂料 。涂料第一很贵 , 第二 , 需要刷得非常非常厚 , 厘米级的厚度 。第三 , 保养非常费劲 , 因为涂料会掉 , 掉漆 。F22也是一样 , 机身隐身涂料都是一层层涂上去的 。
到了现在 , F35、歼20的年代 , 都是复合材料 , 薄薄的一层 , 就能实现隐身吸波 。复合材料是自身吸波 , 没有抹涂料的环节 。和B2、F22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 。现在的机身复合材料 , 毫米级厚度 , 不用涂料 , 不担心掉漆 , 还非常轻 , 极大的减少了机身全重 。B2一身涂料的重量要按吨计算 。复合材料比隐身涂料要皮实得多 , 容易保养 , 还便宜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