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千年中国匠心:五粮液携手南方周末探访敦煌( 二 )


艺术家常书鸿说 , “历代画坛评论 , 往往只谈士大夫的画 , 对画工的画 , 不屑一顾 , 这种偏见很可笑 。看看这儿吧 , 画工中有多少丹青的高手!我自己用土颜料临摹的几幅北魏壁画 , 论气势的恢弘 , 论线条的粗犷 , 法国野兽派画家鲁阿的作品 , 又何尝能超出哩!”“他们切切实实地描绘社会生活和理想中的佛家世界 , 使人们喜闻乐见 。他们的笔触刚劲有力 , 线条流畅自如 , 刚柔相济 , 用色厚重而明快 , 描绘精致而完整 , 造型更是生动完美 , 美轮美奂 。”常书鸿在自传里写道 , “画工所形成的淳朴而浑厚的画风与后来中国文人画的绘画风格 , 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和路子 。我认为这是中国艺术的正宗与主流 。”
“富足与豪华的彼岸世界”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 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 , 商贸云集熙来攘往 , “华戎所交一大都会” 。用敦煌学者王惠民的话来说 , “古代敦煌就像现代的深圳一样” 。
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进入中国的 , 古代印度的佛教徒在远离尘世的山中凿建石窟 , 用来修行和礼拜 。传教的僧侣来到敦煌 , 带来了随行的画师 。马德推测 , 敦煌最早的一批画师很可能来自印度或西域 。
敦煌早期壁画多见西域笔法 , 即从天竺传来层层叠染的凹凸法 。人物形象也与中原大相径庭 , 中原盛行魏晋南朝士大夫的审美 , 崇尚瘦骨清像、褒衣博带 , 而莫高窟早期人物均为鹅蛋脸 , 鼻梁突出 , 是典型的西域形象 。
公元525年 , 北魏东阳王元荣出任瓜州刺史 , 在莫高窟掀起了造窟热潮 , 可能带来了中原的画工 。这个时期的第249窟和第285窟出现了明显的中原风格 , 249窟顶有乘着凤辇的仙人东王公、西王母——道教题材和中国传统神话加入了壁画当中 。
上千年间 , 敦煌的画师来自世界各地 , 除了西域和中原工匠 , 后来吐蕃、西夏、元代统治时期 , 少数民族画师也加入了壁画创作 , 莫高窟形成了杂糅的艺术风格 。敦煌研究院院长、美术史家赵声良认为 , 敦煌并没有全面接受中原风格 , 而是在中原风格的影响下 , 艺术家们更大胆地采用了中国式的审美精神和艺术手法来表现佛教艺术 。
壁画的作者籍贯同样没有记载 , 许多是今人经过不断的临摹和研究后推测的身份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马强认为第172窟可能由中外画家合作完成 , 南壁形象丰满 , 是典型的盛唐风格 , 而北壁的菩萨头大腰细 , 像是出自中亚画家之手 。
现有研究均显示 , 敦煌画工的社会地位不高 , 作为世袭手工业者 , 代代相传 。工匠建窟时居住在北区的小窟内 , 后来出土的调色盘可以让人窥见他们的生活境况 。“工匠的待遇不高 , 一旦因天冷或其他原因停工 , 就饥寒交迫 。”王惠民说 。《敦煌遗书?王梵志诗》有一句诗记录了工匠的境遇:“工匠莫学巧 , 巧即他人使 , 身是自来奴 , 妻是官家婢 。”
【寻找千年中国匠心:五粮液携手南方周末探访敦煌】“由于人间的贫困 , 艺术工匠才为人们幸福的憧憬在墙壁上描绘出富足与豪华的彼岸世界 。”史苇湘被称为敦煌“活字典” , 他从一生的临摹经验中体会到 , 敦煌相对安定的时期 , 壁画、彩塑会显得消沉、因循、黯淡 , 每当动荡或战争频繁时 , 反而变得有生气、富于幻想 , 人情味浓厚 。
“苦难的下层工匠、农民、寺户、驿户 , 在这个被沙碛与封建制度所封闭的社会里 , 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光明 , 佛教成为他们惟一的慰藉者 , 他们在宗教中抒发自己的愤懑、哀怨和希望 , 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 , 培养了表达他们意志与愿望的绘塑工匠 , 创造了莫高窟的文化与艺术 。”史苇湘写道 。
我们是比不上古人的
如今的美术教育 , 素描、写生 , 都是照着对象画 , 在马强看来是离开对象以后就不会画了——“但古人没有 , 古人全靠脑子记” 。“我们是比不上古人的 。”马强对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说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