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派江吻海,有福之州!世界遗产大会在这里拉开帷幕( 三 )


郑和碑、罗星塔、圣寿宝塔、云门寺......这些至今尚存的历史遗存 , 成为中外人民友好往来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 更是福州作为“海丝”门户的生动注脚 。
被誉为福州古代“国宾馆”的柔远驿 , 同样见证了福州海运交通史上的珍贵一页 。
明初 , 福州成为琉球朝贡贸易的重要港口 。 琉球贡使登陆后 , 一般先在柔远驿里暂住 , 然后再赶到京城 , 因柔远驿居住的多为琉球人 , 又被称为“琉球馆” 。 如今 , 柔远驿经过重新修缮 , 被辟为福州对外友好关系史博物馆 , 并向民众免费开放 。
风云激荡 家国情怀
鸦片战争的炮火 , 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 也深刻改变着福州这座城市的命运 。
作为《南京条约》中清廷最先被迫开放的“五口通商”港口之一 , 东西方文明在这里碰撞与交融 , 而民族遭受的屈辱更激发起无数仁人志士的沉痛觉醒和热血抗争 。
开埠之初 , 祖籍福州、深通时务的清末大臣梁章钜曾有言 , “该夷所必须者 , 中国之茶叶 , 而崇安所产 , 尤该夷所醉心 。 既得福州 , 则可以渐达崇安 。 ”其意为 , 武夷山茶叶出口海外最方便的路线 , 是沿崇阳溪入闽江 , 再直下福州港 , 点明了福州在茶叶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
随着福州的大门向世界敞开 , 西方各国纷纷到福州开门设馆 。 至20世纪初 , 共有英、法、美等17个国家在福州设立领事馆、代办处 , 地点多设在闽江南岸的烟台山 。
漫步在如今的烟台山历史风貌街区 , 俯瞰静静流淌的闽江水 , 环视依山而建的旧领事馆以及形制各异的近百幢西式老建筑 , 不由让人心生感慨:“烟台”风雨 , 记录着福州开埠后的时代风尚 , 更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 。
与城市开发建设的热潮相向而行 , 烟台山街区在整体修缮后得以重焕光彩 , 越来越多的游人来这里寻找“民国味道” , 往日沉寂的街区和宅院又热闹起来 。 一时间 , “南有鼓浪屿 , 北有烟台山”的说法不胫而走 。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 , 藏在草木砖石中 , 更显于那些光辉的姓名、可贵的精神 。
在中国近代化之路上 , 位于大江大海交汇点的福州“开风气之先” , 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 而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街区 , 因为名人辈出、人文荟萃 , 被誉为“一片三坊七巷 , 半部中国近代史” 。
穿行坊巷之间 , 古街平直、古厝成群、古榕荫荫 , 不经意间 , 游人就能触摸到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名人留下的历史印记 。
林则徐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 在三坊七巷附近的澳门路上 , 矗立着一座红墙黑瓦的江南园林建筑 , 便是林则徐纪念馆 。 上翘的檐角、蓝纹的门楣、合抱之围的古榕树 , 散发着福州特有的人文气息;“虎门销烟”浮雕、三座御赐石碑、皇帝御书“福寿”匾额 , 述说着林则徐彪炳史册的功绩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