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制品不是单纯的零件组装、如同堆积木那般容易,国外的先进发动机即便咱们给买来、进行全面3D建模后,也仅仅是能做到对发动机的机械结构有了基本的理解、也就是说机器各个零部件的形状都清楚了,也可理解成可以按照测绘出的参数进行高仿零部件的生产了,但生产出的高仿零件再次组合成发动机、可能根本没办法运行!
文章插图
这么造发动机是不是太简单了?工业领域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无数的经验积累,难道所产生的捷径就是照搬?单纯的零部件高仿生产、所组成的新机器甚至连原型机30%的性能都复原不了,且寿命大幅度降低!所以即便发动机上所有零部件的机械参数全部都公开,一样没办法被仿制、因为机械背后所隐藏的一系列参数是不会被公开的,比如说公差、材料、金相组织、制造工艺、装配工艺等等,运行时的燃烧状态、冷却以及润滑系统如何工作,这些相关细节、参数才是真正的核心!
文章插图
发动机上很多零部件参数都是公开的,如上图日产的VQ37HR缸径95.5毫米、而行程则为86毫米(其它的相关参数也不难获得),只不过知道这些参数又有什么用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宝马某款发动机、用金属涂层取代了缸套,试问这金属涂层的成分是什么、通过3D建模是否可以获知涂层的成分?显然是做不到的!所以工业技术的发展,只有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出错、不断的改错、不断的积累如何不犯错的经验,一步一步走、逐渐找到结果,而不存在弯道超车!
文章插图
工业制品的要害在于公差生产任何零部件(无论金属、塑料)都会存在公差,公差不可避免、但却可以被控制在一个范围;一台发动机上所有的零部件都存在可控范围的公差,而这些零部件组成到一起、这些公差可进行相互抵消,从而让机器达到良好的状态,这就叫公差配合;只有正向研发才能清楚的知道零部件设计尺寸、公差所允许的最大范围(一步步修改、调整得出的结论),而通过3D建模是没办法知道这些的!
文章插图
【为什么日本发动机省油又耐用 日系车发动机为什么耐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原型机上一个零件的设计长度为20毫米、公差范围±0.015,那么只要生产出的这个零件长度在19.985-20.015毫米之间就都属于合格产品;当我们测绘这个零部件时、得到19.987的结果,这当然是包含误差的结果、该如何逆推这个零件的设计长度?只能预估、并根据预估值再预估一个误差,要知道发动机拥有几百个零件、通过测绘每个零件我们都拿不到原始设计参数而只能靠推测、预估,这样一来再生产出的仿制零部件组成到一起则不会产生公差配合以及抵消,而是非常严重的公差积累!
文章插图
这样一来机器性能上不去、寿命不长,而且转速稍微高些就会出现各种异响;说句题外话各位都知道乐高积木吧?对、就是挺贵那玩意,甭看贵、确实有贵的道理;曾经鄙人嫌贵、买了套高仿的(逆向研发),组装起来发现有的零件松、而有的紧,数量少时组合到一起看不出问题,等几十个部件都组合上之后、就发现偏斜严重有些部件已经根本安不上了,这就是严重的公差积累、每个部件都有问题而很遗憾的完成了叠加!对于玩具都如此,那么对于发动机这种高精密的制品而言、弄不清公差是致命的!
文章插图
材料、成分、金相组织很难弄清楚即便攻克了设计参数、公差范围的难题,可依然面临着材料未知的窘境,谁知道国外采购来的发动机是什么成分的金属打造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如何配比?即便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知道了成分、配比也不代表可以生产出来;即便粗胚可以生产出来,还要面临应力处理、表面处理的难题;如上图所示日产VQ37HR的气门顶桶处采用了DLC涂层、具备钻石般的硬度,这DLC特层什么成分、又采用了什么样的工艺喷上去的、喷上之后采用什么样的工艺固化?
文章插图
这些都不清楚、那么还有仿制的意义么?人家VQ37HR能拉到7600转,因为有这些涂层所以耐磨,高仿一台没DLC涂层的、可能几千转就冒烟了,与原型机的性能差异太大也就没必要去仿制了,同理国外的主机厂也不怕咱们仿制、因为仿不了;同理丰田仿制不了奔驰、奔驰也仿制不了丰田!知道工业领域的一门学科叫材料学么?3D测绘是不可能拿到一台机器的原始设计参数的,更不用谈每个零部件的公差范围,其次各个零部件的材料成分、金相都不清楚,所以根本仿制不出来!即便仿制出来,性能、寿命都不可能达标!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日本发动机为什么耐用 日本发动机技术为什么那么好
- 什么是有限公司 公司前面为什么加有限两个字
- 江西省为什么叫江西
- 橡皮和塑料尺为什么会粘在一起
- 晚上吃鸡蛋有害身体吗为什么
- 为什么铜比金活泼锌比汞活泼
- 为什么会停水
- 刚买的小仓鼠为什么会抖
- 叶圣陶被誉为什么
- 关于华西村的故事?华西村为什么会是天下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