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产品电商不好做?

以我11年的电商从业经验,认真地给大伙讲讲电商的5个死穴,戳中一个,就能一命呜呼 。此文的目的是告诉农民伯伯不要轻易尝试电商,更不要轻易相信第三方运营团队 。
从目前的电商生态来看,做得好做得稳的电商,有5个共性:产能旺盛、流量充足、发货迅速、打包简单、时效性长 。简单点讲,谁的供应链强,谁就是最后的胜者 。
如果只是机械地将农产品搬上网络,基本做不起来,别的不说,就产品的时效性这个局限,你很难解决 。今天是7月6号,浙江高温达38度,稍有不慎,鸡蛋从农民手上出来,达到顾客手上就是小鸡了 。虽然有点夸张,但问题的确不容小视 。
比如,你家有几百亩西瓜、上千亩土豆,几十吨花生,在农民眼里,它是财富,可是贸然搬上电商平台,很有可能就演变成一堆垃圾 。我们先来看看电商难做的5个原因,尤其最后一条,务必仔细看:
第一个:产量与供应链同样是瓜子薯片山核桃,草莓香蕉葡萄干,在三只松鼠买来的,它叫即食零食,放半年也不影响食用 。可是在农民伯伯的田间地头,你能放几天?成熟的草莓,不用说半年,10天不摘,摘后不好好储存,就不能吃了 。
电商做得好,供应链是关键 。说得通俗易懂一点,电商的量很大,是因为它背后有一个很强大的生产团队做支撑,所有的产品都是标准化流程,要多少生产多少,就是24小时不吃饭也能生产出来 。
夏天来了,大家都喜欢穿拖鞋 。你网店里,今天突然卖了10万单,仓库只有5万的备货量 。你不用下架链接,因为其他商家有货,直接调过来即可,或者工厂直接生产,不影响销售,不影响店铺 。
农产品不一样,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受地域、时间、气候限制 。比如我们贵州刺梨,离开贵州,你在广东还能找到么?就算在贵州境内,不同的地区,它有不同的气候和土质,刺梨的品味也有差别 。有人说可以人工培植,大规模种植 。这个建议很好,可是如果今天卖了10万单,仓库只有5万的备货量,谁能在24小时内生产出来?没办法的,神仙也救不了 。你只能下架产品,店铺就被做没了 。
商品的供应链决定着市场前景 。农产品的局限太大,地域、气候、土质、产量等,基本上都只有短暂的1个月左右 。一旦规模化种植,那就不是地地道道的农产品,而是“大棚蔬菜”,失去了产品本身的灵魂了 。
小结:农产品电商,如果你自己懂运营,限量销售,春天卖什么,夏天卖什么,冬天卖什么,一年四季,跟着季节走,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卖点,但你必须自己懂运营,可能赚不了多少钱,但可以积累口碑,慢慢的发展壮大 。
熬过艰难的初期,时机成熟之后,适当扩大团队是可以的 。千万不要一时冲动,大刀阔斧地搞电商,会亏到你祖宗都不认识 。
第二个:价格与标准化电商就是便宜,这种认知已经深入人心 。
昨天,我去买鱼食,一小袋,只有25克,花了我8块钱 。回来后,我在网上找了一下,销量最好的那家店,450克,只要6.9元,还是包邮价 。
电商就是便宜,这种认知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从电商鼻祖淘宝开始,正常的价格走不通,那就来个天天特价,天猫的价格高了,那就搞个聚划算 。外人看着眼红,就直接来一个“拼多多”,淘宝感觉市场被人瓜分了,心里不服气,又推出“特价版” 。
我们从价格推回去看产品本身,之所以价格越来越来,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可控,可以大批量的生产,全是机械化操作 。农特产做不到这一点 。
地地道道的农特产,它没有标准 。基本上是手工劳作,比如贵州湄潭的硒米,兴仁的薏仁米等等,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它们,很有营养价值,理论上看也很有市场前景 。
但是,农产品的价格被生产环节拿捏得死死的,一分降不下来 。不管是农户家庭生产,还是基地化种植,它一年就一季,产量有限,并且,这个生产过程没有标准 。一亩地有多少斤化肥,今天施肥与明天施肥,根本没影响 。它的生产环节和成本是少不了的 。但是其他普通商品就完全不一样,生产一件与生产100000件,它的成本完全不同 。
举个例子,一个垃圾袋,你在楼下超市去买,可能要1块钱,但是在网上1块钱可以买几十个 。
小结:工厂出来的产品,是流程化生产 。价格可以一降再降,还有利润 。农产品的价格只有一丢丢变化,可能就亏本了 。
【为什么农产品电商不好做?】第三个:流量与资金链我们回到电商的运营层面 。电商,只是一个平台 。运营才是关键 。运营就相当于是动力,你的车再好,如果没有动力,它就没办法行驶,而驾驶技术都是刻苦练出来的 。辛苦练习的人可以去赛车拿国际大奖,随便练的人只能自己家开车 。运营也是这样,很多人都说自己懂运营,结果就是没办法让店铺盈利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