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只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什么才是中国古代的游记?( 三 )


张岷游览玉华山的最初动机是与两个兄弟和四个朋友享受一天的观光之旅 。 虽然个中成员因官职或其他事务缠身 , 行程必须缩短 , 但张岷依旧总结道 , 能让大家聚在一起远足 , 实在是一件“盛”事 。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 , 张岷从一段古迹描述开始 , 读上去很像考古田野报告 。 他关注的 , 首先是提供一个准确详细的行程 , 记录此地唐代宫殿和寺院的物质遗存(这样一来 , 读者就能了解此地的建筑历史和杜甫伤怀玉华宫消亡的著名诗歌) 。 毫不意外的是 , 一些现代学者在研究唐太宗避暑宫殿建筑时 , 使用了张岷的文本 。
紧随他的“田野报告” , 作者介绍了这次游览的日期和行程变短的原因 。 对旅伴脸上“不足之色”的反应促使张岷表达自己的作者回应 , 这种回应关注在此地观察到的古代遗迹和相关历史人物 , 如太宗、玄宗和杜甫 。 在这段叙述的结尾作者列出了六个同行者的名字 。
宋代李唐(1066-1150) , 《万壑松风图》 。
在北宋 , 与朋友一起“访古”的观光旅行是一种常见的休闲活动 。 两个著名的例子是苏轼在游览赤壁时写下的两篇赋 。 张岷告诉读者 , 虽然唐代已经过去很多年 , 但这个地方“未尝有一二人游焉” 。 因此 , 作者和他的旅伴完全不知道他们能在这片古老宫殿、寺院的基址上发现什么 。
通常来说 , 古代的遗迹代表着过去的伟大成就、壮举或历史人物 , 而今却变成“野田荒草而榛荆”;当中国作家描写古代遗迹时 , 他们会用语言和图像呈现昔日辉煌与今日废墟的对比 , 进而哀悼时间不可逆转的流逝 。 比如 , 我们来看杜甫玉华宫诗的开头:“溪回松风长 , 苍鼠窜古瓦 。 ”这句诗是体现中国诗歌怀古主题的一个例子 , 其中 , 诗人参访一处古代文化遗迹 , 沉思于此地显现的历史时间的流逝 , 哀悼它的消亡 , 有时甚至也感叹个人时间的流逝(杜甫在诗中完成了所有这些事情) 。
但是 , 张岷用读者意料之外的方式回应了他所观察到的景象:与其感慨人生短暂和雄伟建筑的消亡 , 他更关心历史记忆;具体来说 , 是太宗那些值得赞扬的成就 , 还有张岷声称的 , 没能传给后世的可靠的知识 。
张岷的主要论点以类似演讲的形式呈现给他的旅伴和读者 , 他的论点是这样展开的:有些像玉华山这样 , 景色优美又有历史意义的区域 , 位于遥远偏僻的地方 。 佛教、道教的信徒可以对此经“营” , 因为传统上 , 这些人会居住在偏远地区 , 以避免人口密集地区的拥挤和“污染” 。 张岷提出 ,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一点 , 是因为信徒们成功地把宗教传统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 。 但在世俗世界却不是这样的 。 以唐太宗为例 , 张岷感叹没有人真正了解这位帝王的成就 , 甚至那些“遗老”对此也一无所知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