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遇见世遗 | 编木为虹( 三 )


编木结构是木拱桥营造的核心技艺:两组支撑桥梁的木结构系统以“编织”的方式通过交叉搭置、互相承托、挤压咬合形成拱形支撑 , 相对较短的木构件通过榫卯连接 , 逐节伸展 , 实现跨越山谷和支撑桥面荷载的功能 。 按河床宽窄设计墩、孔 。 窄的河床是无墩单孔 , 宽的河床则需一墩二孔或多墩孔 , 墩越多 , 造桥成本就越高 , 难度也越大 。 所以 , 大凡建桥都选择河床最窄处 。 传统木拱廊桥的建造有一定的程式 , 包括立水架柱、上三节苗和五节苗、进苗间栓、立将军柱、上剪刀苗、架桥屋等工序 。 在实际施工中 , 要善于计算每根木头的长短数据 。 这些数据的精确与否决定了整座桥的成功与否 。 黄师傅告诉我 , 拱架搭得好不好是一座桥建得牢不牢的关键 。 如果拱架搭得好 , 桥梁完工时 , 桥架便会与桥身自动剥离 , 桥梁也会越压越牢 , 反之 , 则不合格 。 黄师傅到现在还记得发生在65年前的一件事 。 那是1954年夏天 , 屏南县棠口境内重建一座木拱廊桥 , 桥拱落成后 , 主绳师傅动手拆桥架时 , 发现桥身与桥梁咬在一起 , 拱梁下沉 , 顿时大惊失色 。 主绳师傅获悉黄春财父亲是个造桥高手 , 便连夜赶到长桥 , 请求相助 , 为了表示诚意 , 特地请黄春财和父亲坐轿而来 。 黄象颜到实地仔细检查了桥身 , 发现设计有误 , 用材不当 , 父子俩对症下药 , 采取补救措施 , 终于拯救了危桥 。 主绳师傅千恩万谢 , 包了一个大红包 , 还披红挂彩 , 鞭炮欢送 。 那时的黄春财 , 除了感佩父亲的高超技艺以及对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倍感荣耀之外 , 更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弧度不精密的话 , 桥做好了 , 用铆用角铁钉上去、用螺丝旋上去都没有用 。 ”
不过 , 正当他学艺渐进 , 踌躇满志 , 更待一展身手的时候 , 却“失业”了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 , 随着桥梁建筑技术的进步与建筑材料的改进 , 木制桥梁逐步被水泥桥、石梁桥所替代 , 以他为代表的黄氏建桥世家、木制造桥行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 从1969年造了古田县平湖镇唐宦桥之后 , 直到2004年 , 黄春财都无桥可造 , 更谈不上技艺流传 。 眼睁睁地看着许多木拱桥被拆掉 , 一身的传统技艺无用武之地 , 两个儿子谁也不想承接他的衣钵:一个学修配 , 一个到上海经商 。 黄师傅苦学多年的技艺竟然成了“屠龙之术” 。 每当看见乡村间那些凝聚着祖辈智慧、记录着父辈和自己曾经的骄傲的木拱桥时 , 黄春财便会想:“难道这个技艺到我这就停止了吗?”
如果不是世事变迁 , 机缘巧合 , 这位廊桥名匠 , 很可能会和他们所拥有的技艺一起 , 就此隐没民间 。

事情的转机缘于人们对传统文化、技艺保护意识的提升 。 廊桥 , 作为古人流传下来的人文资产 , 有其科学、历史、文化三个方面的物质价值体现 , 又蕴含着包括营造技艺、形制特色、历史背景、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层面的元素 , 它的价值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渐渐为世人所知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