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遇见世遗 | 八面飘香福州茶( 二 )


嫩绿的茶叶绽开于春雨中 , 得天地之气;高洁的茉莉花绽放于艳阳下 , 取明朗之光 。 茶叶有翠绿之美 , 茉莉花更有洁白之美 , 美美与共 , 凝聚为有独特色香味的茉莉花茶 , 再以鼓山清泉水沸腾后冲泡之 , 上善之茶矣 。 据文献记载 , 福州茉莉花茶的源头可追溯至2000年前的汉代 。 把茉莉花香与茶香交织在一起 , 是福州人的一种发明、一种智慧的创造 。 2014年 , 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理事会和研讨会上 , 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实至名归呢!
据史料载 , 福州于明朝清代、特别是咸丰年间就大批量制作花茶 , 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 , 业已鼎盛 , 年产花茶数十万担 。 专业制作花茶的茶厂和经营花茶的茶商 , 遍布福州城的东南西北 。 因世人钟情于花茶 , 福州茶商大户层出迭现 , 如福胜春、庆春、建春等茶行 , 在当时曾名声鼎沸 。
在那年代 , 一座并不阔大的福州城 , 就拥有近百家的花茶厂店 。 花茶茶香八闽的同时 , 也香出了大江南北 , 再香飘海角天涯 。 常年输出的花茶不少于20万担 , 1929年高达35万担 。 茉莉花盛产之季 , 日达2万担 。 花茶的输出之所以长盛不衰 , 得益于福州陆路与海路的通达 。 流芳清幽的花茶借港口穿江越海 , 畅销于南洋和欧美等40多个国家 , 其数量占全国出口量的一半以上 。
鸦片战争后 , 作为中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的福州 , 不仅守望着本土的花茶出口 , 且还担当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的茶胚 , 舟车以至成群结队的骡马 , 一路风雨阳光地从四面八方运抵福州港 , 窨花加工后再转口海运至域外 。 至于本省各地 , 特别是闽北各县的茶叶、武夷大红袍等名茶的输送 , 更是义不容辞 。 福州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成为各地名茶聚散的福地 。 在年年岁岁的输送过程中 , 茶与茶的互相交流甚至相互引种 , 应是一种常情 。 福州鼓山涌泉寺立有一方清代留下的石碑 , 碑文中就提及这里那里相连、此茶彼茶皆香之内容 。 这也印证了福州作为知名港口 , 广纳各地香茶 , 从而互为借鉴、互补长短以求出彩之历史 。 从福州市博物馆展出的画面 , 可在视觉中还原那段历史 , 借以印证当时福州茶和闽省各地的茶输出海外的盛况 。 在那个年代 , 的确是相当令人震撼的 。 码头上 , 茶叶堆如山高、铺似茶毯;搬运装船人在码头和船之间往返穿梭;启航时 , 万船齐发、千帆竞逐、百舸争流 , 宏伟之气势排山倒海 , 蔚为壮观 。
福州自古茶香浩荡 , 以“茶”为名的地方甚多 , 比方靠近我蜗居的杨桥中路上 , 有一大片称为茶园山新村的民居 , 当年我女儿就读的茶园山小学也坐落其中 。 或许古时此地就是一座茶山 , 想必山不会太高 , 丘陵式的 , 却方圆百亩 , 青幽幽一大片 , 绿茵茵一整座山 。 邻近火车北站有一片民居称茶园新村 , 必是古时的一方茶园 , 倘若那块地与茶无关 , “茶园”二字断不会天长地久地延续下来 。 台江方向南起洋头口、北至南门兜的茶亭街 , 明代就是福州的南郊 , 有关茶的典故就多了 。 说是有一位僧人化缘为南来北往的路人建一凉亭 , 且烹茶施舍 。 后来 , 此地成为上任、赶考、驿递之要道 , 久而久之 , 竟然茶肆林立 , 还建起茶亭庵 。 年复一年 , 因茶馆茶店众多 , 便渐渐地形成了一条街 , 街两旁木屋毗连、店铺鳞次栉比 。 据说 , 旧时还有座茶亭桥 , 东侧有“一团轩”、西侧有“若春” , 都是知名茶馆 。 看看 , 故事叠起的茶亭街 , 千百年来就如此茶香四溢 , 何等令人向往?又说在清朝的时候 , 而今靠近东街口的省府路 , 人们叫的是“茶厅” 。 再转转福州当今晋安区福新东路的茶会、茶园路……由此可见 , 在福州城以“茶”相称的地名知多少?又顾名思义 , 古古今今的福州茶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