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恺蒂|在牛津看毕沙罗展

牛津大学有个五一传统 , 和劳动节没有关系 , 就是一夜不睡或凌晨即起 , 清晨五点多从四面八方不同的学院敲敲打打吹吹拉拉 , 前往莫德林学院 , 聚集在莫德林桥下 。 六点整 , 鼓乐人声一下子沉静下来 , 莫德林学院的唱诗班在塔楼顶上开始咏唱 。 歌声空灵 , 在成千上万名聚会者的头上盘桓 。 咏唱结束后 , 声音嘈杂的清晨派对继续 。 这个传统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 究竟如何源起 , 没有一定的说法 。 当然 , 前两年因为疫情 , 五一晨会没能进行 , 今年的几条街上人山人海 , 格外热闹 。 所以 , 五一那天抽空去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看毕沙罗大展 , 街上路上见到的学生 , 都是睡眼惺忪 。 博物馆中依然人多 , 大多是游客 。
卡米尔·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 , 1830-1903)是十九世纪法国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 也是印象派的核心人物 。 他出生于丹麦西印度群岛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 1855年在巴黎开始艺术生涯 , 1872年到1882年住在诺曼底的乡村小镇蓬图瓦兹 , 1884年起定居在巴黎西北的小村庄里 , 直到去世 。 在1860年代后期 , 毕沙罗和他的朋友们开始在画面上尝试越来越激进的构图、出人意料的视点、偏斜的道路、偏离中心的布局、光与影的质感 , 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印象主义画派 。
关系|恺蒂|在牛津看毕沙罗展
文章图片

毕沙罗在画室 , 1901年
在1874年印象派的第一次公开展览中 , 毕沙罗的作品与雷诺阿、德加、西斯莱、塞尚等一起展出 , 他当时已经四十出头 , 在众艺术家中是最年长的一位 。 那个展览可以用“臭名昭著”来形容 , 展出的作品有莫奈的《日出》、毕沙罗的《奥斯尼的栗子树》、塞尚的《缢死者之屋》等 , 这些惊世骇俗的作品遭到公众的嘲笑、收藏家的鄙夷与批评家的挖苦 , 但印象派艺术家们并未退缩 , 他们继续探索 , 终成正果 。 从1874年到1886年 , 印象派总共在巴黎举办了八次展览 , 毕沙罗是唯一在八次展览中都有作品的印象派画家 。 他被称为“老爸毕沙罗” , 不仅因为他比其他人岁数都大 , 更因为他的作品对其他艺术家的影响 , 以及他对许多年轻艺术家的鼓励 。 所以 , 《毕沙罗:印象派之父》(Pissarro: Father of Impressionism) , 正是牛津这个大展的标题 。
展览共展出了一百二十幅作品 , 其中八十幅是毕沙罗的作品 , 四十幅是他的朋友和同时代人的作品 , 八幅画作在英国首次展出 , 展览旨在表现毕沙罗对现代艺术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量 。
充满人情味的乡民描绘
展览策展人科林·哈里森(Colin Harrison)说:“毕沙罗在印象派画家中是独一无二的 。 他的作品值得细致、深入的玩味 , 从中可以展现他是一位极具同情心且充满人情味的艺术家 。 迥异于同辈画家 , 他从不向市场妥协;他愿意学习和尝试 , 但也始终致力于绘制‘感觉’ 。 因此 , 他在所有印象派画家中最为诚挚、真实 , 他对同时代及后起的艺术家的影响难以估量 。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