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恺蒂|在牛津看毕沙罗展( 四 )


【关系|恺蒂|在牛津看毕沙罗展】在十九世纪末法国反对犹太人的浪潮中 , 塞尚、高更等都站到了犹太人的对立面上 , 所以英国艺术评论家乔纳森·琼斯(Jonathan Jones)在《卫报》上撰文指出 , 老年毕沙罗遭到了塞尚、高更等人的背叛 , 这两位虽然艺术造诣很高 , 但人品实在配不上毕沙罗 , 他们不应该到毕沙罗的大展上来抢风头 。 我却觉得 , 其余的对比作品不论 , 这两幅画很值得并列展出 , 创作于同样的年份 , 面对着同样的树林与房屋 , 并列观赏其描述与诠释 , 机会实在难得 。
卡米尔和卢西安
展览上有一幅题为《缝纫》的肖像 , 画的是毕沙罗的夫人朱丽叶在窗前缝补衣服 。 毕沙罗画过许多朱丽叶的肖像 , 夫人永远在做家务 。 朱丽叶原本是毕沙罗父母家的佣人 , 他们当然极力反对这场婚姻 , 一则因为朱丽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 , 二则因为她不是犹太人 。 1871年 , 毕沙罗和朱丽叶在英国结婚 , 之后生有七个孩子 , 其中六位成为艺术家 。 朱丽叶一生为了家人的温饱操劳 , 她并不希望孩子们走艺术之路 。 但毕沙罗一直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作天赋 , 参与对孩子们的教育 , 例如毕沙罗会带着孩子们每月做一本小杂志 , 无论父亲还是孩子都贡献插图 。
关系|恺蒂|在牛津看毕沙罗展
文章图片

《缝纫》 , 1878年
毕沙罗的长子卢西安·毕沙罗(Lucien Pissarro , 1863-1944)于1883年被送到伦敦的亲戚家学习英文 , 因为朱丽叶希望他能成为一位商人 , 可以有稳定的收入 , 不用继续捉襟见肘的生活 。 但是艺术的诱惑力太强了 , 他最终还是走上了艺术之路 。 他学习木口木刻 , 也跟随父亲作画 , 与其他的印象派画家如希涅克、梵高、修拉等讨论想法 。 卢西安于1890年移居伦敦 , 并于1892年与英国木口木刻版画家艾丝特·本苏珊(Esther Bensusan)结婚 , 英国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 1894年 , 他们创立了私家书坊Eragny Press , 专门出版精美的插图书籍 , 其中不少插图由毕沙罗提供 。 卢西安把新印象主义介绍到英国 , 影响了一代英国艺术家 。 后来 , 他也是英国木口木刻版画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 卡米尔和卢西安 , 可以说是法国和英国文化圈的核心人物 。
关系|恺蒂|在牛津看毕沙罗展
文章图片

毕沙罗一家人和朋友 ,白胡子者为毕沙罗 , 卢西安和乔治站在草垛上
卢西安或创作风景画 , 或为杂志创作插图 , 父子俩也经常合作 , 例如卢西安会根据父亲的绘画来创作彩色的木口木刻插图 。 因为分居海峡两岸 , 毕沙罗几乎每天都会给儿子写信 , 告知自己的创作与家人的情况 , 并与他讨论艺术 , 也常常向儿子提出建议 。 展览中展出了1896年11月26日毕沙罗写给卢西安的一封信 , 标签上简单说明 , 毕沙罗认为英法艺术家非常不同 , 英国艺术家都很喜欢接受之前的大师们的影响 , 而法国的印象派画家更追求自己成为经典 , 也更重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过程 。 看来父亲对儿子留在英国、成为英国艺术传统的一部分 , 并不是很满意 。 后来我找到了1943年出版的《卡米尔·毕沙罗写给儿子卢西安的信》( Camille Pissarro: Letters to his son Lucien) , 检出这封信 , 翻译如下: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