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凉山纪》的乡愁书写

谢天开/文
读千卷书 , 行千里路 。 作家何万敏为了这部《凉山纪》 , 十几年来深入凉山州17个县市 , 实勘所撼的金沙江大峡谷的老君滩;细察所考的大凉山山脊上的茶马古道;徜徉所惬的邛海湖畔与安宁河畔;仰望所思的凉山最高峰夏诺多吉 , 倾听所品的彝人之歌……
天空飘着密雨 , 云雾也遮掩了北麓高耸的小相岭 。 在97岁的王青美老人越来越模糊的印象里 , 登相营里的上北街和下北街好似一条扁担 , 两头挑起了她的青春与从容的晚年 。
《凉山纪》带有新闻视角与风格 , 这是何万敏长期作为新闻采访人员而醉心于非虚构写作的胎记 。 然而 , 在“凉山·古道”一章中我们亦读到对于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唐《蛮书》以及《喜德县志》《甘洛志》的引用;对于1936年6月上海《良友》杂志查证、对1941年曾昭抡教授《滇康道上》记述的再访验证 , 又无不显示出何万敏作为凉山地方文化学者的严谨 。 如此 , 知行合一的田野考察让《凉山纪》作为一部人文历史地理随笔 , 在且行且止 , 且观且悟之间 , 兼具了新闻工作者敏锐性与地方文化学者严谨性 , 并行文上又有人文作家文笔的流畅与贴切 。 这就是有人所说的何万敏的文字耐读奥义之一 。
何万敏在本书前言写道:“要认识20世纪初的凉山 , 读懂彝族 , 林耀华先生的著述《凉山夷家》堪称奠基之作 , 具有里程碑意义 。 ”而且 , 何万敏的另一本写凉山的书是《光闪烁在你的枝头》 , 他说取这个书名也是对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表达敬意 , 因为正是当年林先生率领燕京大学的考察团来到了凉山 , 从而掀开凉山地区的盖头 , 引起世界的关注 。 而何万敏如此自觉地承续学术薪火 , 坚持长期的田野考察 , 最终有了这40余万字的《凉山纪》 。
【审美|《凉山纪》的乡愁书写】何万敏生于凉山美姑县一个叫侯播乃拖的地方 , 从小行走于崎岖山路 。 后来读大学 , 再后来在成都工作了一段时间 , 最终还是返回了心念不舍的凉山 。 何万敏虽为汉族 , 却因为生于斯长于斯 , 竟然不自觉养成了常年放牧在大凉山上彝人的身体姿势:“置身山峦重叠的原野 , 时常会用双手抵在眉骨的位置 , 以手的影子遮挡高原炽热的阳光 , 时常眯起眼睛 , 眼角过早堆积的皱纹 , 安静守候心爱的牛羊——的确 , 光亮刺得人睁不开双眼 , 眼力还得尽可能放得远些 , 更远一些 。 ”其实 , 这样的姿势就是在凉山这个阳光异常明亮的地方 , 人与地互动的身体塑造与体验 。
不过 , 在何万敏眼目中的“牛羊” , 不是牲畜而是那些似牛如羊的大小凉山山形岭势 。 他说:“凉山 , 我的精神高地 。 ”并且说“我唯有以山之子 , 进出于大凉山中 。 ”这正是何万敏对大凉山的熟悉与依附 。 生于其中 , 长于其中的他 , 又是如何获得对于凉山的审美距离的呢?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