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深入大兴安岭,探访中国最后的渔猎部落,和没有猎枪的猎人们( 三 )


猎枪的意义如此深刻 。
在使鹿鄂温克的世界里,他们使用猎枪捕猎罕达犴、傻孢子、野鸡、野猪、灰鼠等作为食物以及制作衣物,也使用猎枪驱赶熊瞎子以保护驯鹿、保护自己 。
鄂温克人找到鹿群以后会为它们驱虫、治病、喂盐、挤鹿奶、喂养小驯鹿等 。
甚至秋季驯鹿发情,为了避免驯鹿间发生残酷斗争,人们会暗中把驯鹿分队,让大家都有对象,从而避免伤亡 。
就这样,遵循着自然规律加以适当的人工干预,从而驯养出更强壮的驯鹿群体 。
鄂温克|深入大兴安岭,探访中国最后的渔猎部落,和没有猎枪的猎人们
文章图片
鄂温克族有着万物有灵的萨满信仰 。
这份信仰远古而宁静,祖辈生活在山林里的鄂温克人,当他们还是兴安岭的主人的时候,他们也是这里最虔诚的守护者 。
有鄂温克人的山岭,从来没有发生过火灾 。
在鄂温克猎民的枪口下,大兴安岭的野生动物也从来没有一样绝迹 。
无论出走多么遥远的驯鹿,在鄂温克人的召唤下,总能平安归来 。
由于鄂温克人出生在大兴安岭,一生的生活便是打猎与放鹿,几度被生态移民后,鄂温克的猎人们,也终于失去了独属于游猎文化里最重要的东西——猎枪 。
猎枪被收走后,无所事事的酗酒之风开始整个族群中蔓延,并有多人直接因酗酒而死亡 。
这种情况并不是鄂温克人的特例:
在非洲南部地区生活着一个原始的狩猎采集民族——布须曼人 。
他们主要在沙漠边缘的草原森林上生活,由于同现代文明长期隔绝,生活条件艰难 。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当地政府将布须曼人生态移民,安置在乡村与原始草原的过渡地带,并尝试教布须曼人种植玉米 。
面对“更好的”生活方式,布须曼人却开始酗酒,许多人只能依靠酒精的麻痹度日 。最终,一批布须曼人还是放弃了耕种,回到了原始沙漠之中 。
当我们在几年前了解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的生存现状以后,曾长久地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回首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洞穴到山林,从深山到草原,从草原到农田,每一步的尝试和启程,都是朝着现代文明迈进的脚步 。而文明的进化与更替,是否必然存在抗衡与牺牲?是否只要迎来另一个崭新的开始,就一定是鼓舞人心的正确?
当我们与鄂温克猎民迎面相遇,我们才明白,是因为我们总是把告别想象得过于简单,才以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魂牵梦萦的东西 。
鄂温克|深入大兴安岭,探访中国最后的渔猎部落,和没有猎枪的猎人们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