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对他的妻子儿子的讽刺挖苦 。他欣赏他带给别人的失望和烦恼 。他像刀子一样瘦削,像刀刃一般单薄,还有些邪恶地咧着嘴笑 。
二是相信他说的都是事实,他认为他总是对的,所以对任何人都不会敷衍讨好,都使用尖锐语气加以嘲弄 。第二个括号里的话看起来是插入他的动作,其实,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心理引发的身体姿态 。
三是他的意志坚定,而他特别需要维持这种感觉 。
四是他的心沉浸于遥远和抽象的事物,这一点也是大部分意识流小说追求的哲学氛围 。比如第二个括号前后的话,我们最光辉的希望也会熄灭,我们脆弱的孤舟淹没在茫茫黑暗之中 。(在这部小说后面,拉姆齐夫人还说,我们的影像下面是一片黑暗,无边无际,深不可测;我们只不过偶尔浮到表面,你们就是依靠这个认识了我们 。)
说到意识流小说,我们会注意到一点:意识流小说名著的产生,有一个特别集中的时期: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7卷本,出版于1913—1927年间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首次出版于1922年 。英国作家伍尔芙的《到灯塔去》写于1927年,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创作于1929年 。这些都是20世纪头20年的作品 。
还有一点,我们也会注意到,意识流小说名著的水准相当高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就不用说了,普鲁斯特的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风靡世界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而伍尔芙的《到灯塔去》是意识流小说之中最完美的一部作品 。
意识流小说有个奇怪的现象 。世界经典名著的作者,一般都是天才级的作家,意识流小说也是这样 。但是只有意识流小说,需要天才级的读者 。也就是说,天才级的读者分享了意识流小说,其他读者在它的门槛前止步 。
我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我们知道其结果,天才级作家不再写那种几乎没有主要情节的纯粹意识流小说了 。其实在二战后,时代节奏变了,人的心境变了,泡一壶茶坐在窗前、一遍又一遍啃小说的读者群没有了 。不只是意识流小说,很多现代小说流派都消沉下来 。
实际上,意识流小说的很多技巧,已经成了文学传统的组成部分 。你应该知道,在意识流小说出现之前,人的意识就是流动的 。在意识流小说消失之后,人的意识还是流动的 。人的意识像一条河,不是一个个片断的衔接,而是处于永远的流动状态 。
你想在小说里描述人物心理,利用角色的意识流动来写,仍然是比较优越的方式 。比如,抓住意识流动的动态性,兼顾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次,利用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 。此外,在结构篇章、组织故事时,你的叙述可以有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的古典方式,还可以有随着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的现代方式 。
举例来说,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就受到福克纳小说的影响 。莫言写过谈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文章,其中写道:读到第四页的最末两行,“我已经一点也不觉得铁门冷了,不过我还能闻到耀眼的冷的气味 。”我看到这里就把书合上了,好像福克纳老头拍着我的肩膀说:行了,不用再读了,写吧!
《我弥留之际》是一本风格独特的小说 。在这本书里,福克纳选择不以单一的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去描写一个乡下家庭为了送葬亡母,踏上一个充满挫折、艰困的旅程 。而是让15个人物的独白交错成全书59篇的章节 。营造了一种散乱、去中心化的叙事 。这些人物主要是家中的亲人,但也不乏其他途中遇到的角色 。彷佛在这些交错的独白里,读者不但感受了亲人死亡的阴影如何弥留、徘徊在各个角色的心中,也在这样的叙事里,产生弥留、徘徊在各个角色间的抽离体验 。
去中心化的叙事方式,让这篇小说变得不好读 。我们很容易因为多重视角的陈述而迷失故事的情节 。变得要翻来翻去,看看人物关系表,反覆阅读不同的陈述来组织、整理事情的全貌 。在这角度上,《我弥留之际》就像一个大型复杂的《竹林中》,每个人描述著各自看见的事情,说著自己对他人的揣想 。有时相互重叠、呼应,有时则好像是情节的岔开,让读者窥见隐藏的细节 。有趣的是,虽然每个篇章都是一个人物的独白,但这种独白,虽是独白,却常常彷佛说的不是自己 。事实上角色述说自己心理的描述不多,而总是在不停详细、深刻地描述那些他看到的风景与其他人的对话、举止 。在一些不可思议的时刻,人物揣想著别人的情绪、精神,甚至说著别人眼中看到的风景与魔幻的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