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简介 书圣王羲之

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书圣王羲之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东晋大臣、书法家,在中国历史上有“书圣”的美称 。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侄子,祖父王正,是尚书郎,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 。他出身于官宦之家 。
王羲之幼时并不显得比别的孩子出色,说话木讷,好像不那么聪明伶俐 。十三岁时,曾去参见担任过吏部尚书、左仆射的周顗 。周顗仔细观察后,认为他很奇特 。当时盛行吃牛心炙,座中客人都还没吃,周颛就割了先给王羲之吃 。周颛是当时的高官和名士,因为他的缘故,王羲之于是开始为众人所知晓 。
他长大后,富於思辩,以耿直著称 。他喜爱书法,特别善于写隶书,为古今第一,评论他书法的人称赞他的笔势,认为像浮云一样飘忽,像惊龙一样矫健 。
因为他的才华,所以很受堂伯王敦、王导的器重 。当时陈留人阮裕很有名,是王敦的主簿 。王敦曾对王羲之说:“你是我们家的好子弟,将不比阮主簿差 。”阮裕也称王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另眼看待 。
当时太尉郗鉴有个女儿尚未婚配,郗鉴很喜爱这个女儿,就想为她选择一个好女婿 。他与丞相王导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因此想着从王家的子弟中选择一个 。王导满口答应,让他自己挑选 。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家 。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渴望自己能被选中 。而子弟中间只是少了一个人 。等王府管家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有一个坦腹仰卧的青年人,似乎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坦腹躺着若无其事 。”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快领我去看 。”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就下了聘礼,择为快婿 。这个人就是王羲之,而“东床快婿”一说就是从这里来的 。
王羲之对为官不太感兴趣 。他曾被徵召出来任秘书郎 。征西将军庾亮请他任参军,又升任长史 。庾亮临去世前,上疏称王羲之清贵,有见识 。朝廷又让他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王羲之既年轻又有美名,朝廷中的公卿都爱他的才能器量,多次召他任侍中、吏部尚书,他都不愿意就任 。再拜授护军将军,他也推托迁延,不肯就职 。
扬州刺史殷浩向来极为看重他,写信劝他赴命 。王羲之回信说:“我向来没有在朝中任职的想法,在王丞相之时果然想要,让我入朝,发誓不答应,墨迹还在 。”
王羲之后被任他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当时殷浩与桓温不和 。王羲之认为国家的安宁在于内外和睦 。于是写信给殷浩劝诫他 。殷浩不听 。到殷浩要北伐时 。王羲之认为必然失败 。写信劝止,言辞非常恳切 。但殷浩还是出征了,果然被打败 。由此可以看出王羲之还是很有政治谋略和眼光的 。
王羲之很讲究服食丹药养生,不愿意留在京城,刚到浙江,就有终老于此的念头 。会稽有山水美景,很多名士都住在那里,谢安没出仕时也住在那里 。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都以文章道义闻名于世,都在这里修建房舍居住,与王羲之志向相同,所以王羲之很喜欢这个地方,很喜欢和这些人交往 。
永和十一年(355年),因为见惯了官场的黑暗,也不愿受官场上小人的欺凌,暮春的一天,年过半百的王羲之在父母的坟前对天发誓:“绝不再涉足官场踏入仕途,如违此言就是不孝之子,为天地所不载,名教所不容 。坚定的誓言,犹如天日 。”因此称病辞官 。迁居于绍兴金庭 。从此以后,朝廷因为他的誓言发得狠毒,也就不敢再征召他了 。
史书上说:他辞官后,“携子王操之由无锡徙居绍兴金庭 。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 。”王羲之去官后,与此方人士尽情游山玩水,渔猎取乐 。又和道士许迈一起研究服食丹药,不远千里采集药石,遍游东方诸郡,登遍了名山,泛舟沧海,他感叹说:“我最终将游乐而死 。”
王羲之很享受这种生活 。他给友人的信中说:“古代的遁世者有的披发装疯,有的故意行事污秽,可谓艰难 。现在我闲坐而得到安逸,顺遂了多年的心愿,这样可喜的幸事,难道不是天赐给的吗!违背天意不祥 。最近东游归来 。种植桑树果树 。现在长得茂盛已经开花 。带着诸子,抱着幼孙,在树木中游览 。摘到甜美的果子,就切开来大家吃,博得眼前的欢乐 。”好一幅景美人乐的图画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羲之对此时的生活其情怡怡,其乐融融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