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顺口溜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艾利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具体有何内容?埃里克森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被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
埃里克森认为,八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每一个阶段的良好发展,会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 。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 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 应乃至失调 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 。
拓展资料:
爱利克·埃里克森介绍:
1.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 。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1902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父母都是丹麦人 。生父在埃里克森诞生之前就弃家出走了 。他三岁时,母亲嫁给了一个名叫西塞多·洪柏格的儿科医生 。埃里克森在童年时期并不知道洪柏格不是他的亲生父亲 。但他总是出现这种感觉:无论如何,他不属于父母亲,并幻想能成为“更好的父母”的儿子 。埃里克森多年来一直沿用继父的姓,甚至在第一次写论文时还使用爱利克·洪柏格的名字 。直到1939年他加入美国公民时,才改姓爱里克森 。
2.爱利克·埃里克森那种不属于他的家庭的感觉为这样一种事实而不断加剧:母亲和继父都是犹太人,而他却由于斯堪狄那维尔血统长的身材高大,碧眼金发 。在学校,人们说他是犹太人,而在继父的祖庙里,却叫他为异教徒 。由此想来,为什么“同一性危机”的概念能成为后来爱里克森理论上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不足为怪了 。
大学预科毕业后,他违背继父要他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从事艺术专业,并周游整个欧洲大陆 。
3.总的说来,爱里克森在校时不是一位杰出的学生,但他却有艺术天赋 。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顺口溜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文章插图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健全人格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贯穿人的一生的 。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基本观点是:
1、人格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到了人的中年时期以及老年时期,人格还在继续发展 。
2、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 。
3、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的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危机 。
4、人格发展由环境决定,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有自我、社会文化等,
5、如果个体能解决每一阶段面临的矛盾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
二、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如下:
1、婴儿期(0——1.5岁),这一时期是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 。
2、儿童早期(1.5——3岁),这一时期是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
3、学前期(3——6岁),这一时期是主动感对内疚感 。此时的孩子做任何事都积极主动,孩子做事或者对事物的探索如果出错,受到大人的批评与指责,那么孩子就会产生内疚感 。
4、学龄期(6——12岁),这一时期是勤奋感对自卑感,此时的孩子已经进入到学校,开始进行知识的学习,有了学习能力,开始体验自己勤奋学习,获得知识,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这一时期,孩子如果发现自己不能获得知识、不能获得成功,就会产生自卑感,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样就可能产生懒惰、自私、不思进取的不良心理 。
5、青年期(12——18岁),这一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此时的孩子相当于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 。他们在寻找自我,确立自我,会想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思想有点矛盾 。这时,老师要重点研究学生人格形成上有何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人格特点的教育 。
6、成年初期(18——24岁),这一时期是亲密感对孤独感 。这时的孩子,他们开始建立两性的亲密感,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义务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